內蒙古盟市名菜:硬核蒙餐吃肉好
跨越了二分之一個中國的內蒙古,用“復雜”來形容它估計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這片土地上,高原、河流、湖泊、沙漠、草原、高山兼具,也能在同一時間內見到黑夜和黃昏兩種光景,連文化上都有著巨大的差異,一邊與熱情的東北風格相差無幾,另一邊則有著典型的晉陜甘風范。
就是這么一個復雜、差異大的地區, 唯獨在“吃肉”上達成了統一, 十二個盟市每個都有著眾多“硬核”肉類美食, 所形成的蒙餐可以說是中國最硬的菜系了,且沒有之一。 若是來到內蒙還沒把肉吃過癮,那絕對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 給大家介紹內蒙古各個盟市的代表名菜,全是吃肉的好手,建議了解一下。
一、呼和浩特市——手把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到內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最不容錯過的美食就是手把肉了,手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來傳統食物,也就是帶肉的羊骨。手把肉在煮的時候不加任何調料,吃的時候一手拿羊骨,一手拿小刀剔下羊肉,再蘸上加了鹽的肉湯,或是蘸上韭菜花、辣椒油、醬油等調味料,羊肉肉質松軟細嫩,肥而不膩,毫無膻味,吃著很是鮮香。
二、包頭市——冰煮羊
包頭是著名的羊肉美食之都,在羊肉的吃法上可謂是登峰造極,尤其是遠近聞名的冰煮羊。冰煮羊是用滿滿一鍋泉水凍成冰塊,放入新鮮的羊肉進行煮制,接觸過冰塊的羊肉會緊縮,再經過加熱后漲開,這樣煮出的羊肉肉質會變得更加緊實爽滑、鮮香撲鼻,還充滿了肉汁,蘸上上好的芝麻醬那獨特鮮嫩的滋味令人欲罷不能,煮羊肉的湯也很是鮮美好喝。
三、烏海市——雜魚鍋
烏海坐擁烏海湖,故而餐桌上的美味少不了湖魚鮮,其中雜魚鍋就是一道當地的特色美味。在烏海湖里產有很多小雜魚,被打撈上來后處理干凈,魚身兩面拍上粉煎炸到金黃,再用醬料炒香加高湯,放入煎好的雜魚,燒到湯汁濃稠后出鍋。這雜魚食用起來,軟嫩鮮香,咸鮮有滋味,魚肉那特有的細嫩口感很是誘人。
四、赤峰市——烤羊背
在赤峰市當地蒙古族接待貴客時,多會準備全羊宴里的上品菜——烤羊背。這羊背一定要選用當地散養的罕山羊才行,經過獨到的刀工處理,再通過精心腌制上色入味,最后放入特制的烤爐里慢烤五個小時才行??竞玫难虮成珴山瘘S焦香,取上一塊入口后外酥里嫩,罕山羊那獨特的肥嫩感也被無限放大,絲毫沒有腥膻味,只會越嚼越香。
五、通遼市——科爾沁烤全牛
通遼被譽為草原肉牛之都,故而這兒的美食更多是關于牛肉的,比如牛肉干、牛肉餡餅都是必吃的美味,當然最負盛名的還要屬烤全牛。當地科左后旗原產的黃牛,使用原始的宰殺方式,再經過數日的排酸和腌制,烤制時間更是長達九小時以上,出爐的場面絕對稱得上壯觀。一整頭牛被烤的紅潤油亮,香味四溢,撒上秘制調料后食用,皮酥肉嫩的口感驚艷到讓人贊不絕口。
六、鄂爾多斯市——阿爾巴斯燉羊肉
鄂爾多斯的大草原上孕育著一種名為阿爾巴斯的白絨山羊,這種山羊的肉質稱得上是世界一流,所以根本無需復雜的烹飪方式,簡單的清燉就是數一數二的美味。羊肉冷水下鍋,將煮出的血沫撇出,再放上一把花椒和適量鹽巴慢燉即可。燉到八成熟,吃起來很是鮮嫩多汁,肥瘦相間的羊肉一點也不油膩,每一絲羊肉還都散發著濃郁的奶香味。
七、呼倫貝爾市——布里亞特包子
如果有機會到呼倫貝爾游玩,千萬別小看了這布里亞特包子,它絕對有資格被稱為“硬菜”。皮薄餡厚是布里亞特包子的最大特點,厚實的餡料全是用羊肉或是牛肉直接堆出來的,甚至被稱為“面團里的手把肉”。
一口下去全是肉塊,妥妥的純肉包子,羊肉餡的肥美多汁,牛肉餡的鮮嫩順滑,兩個包子下肚就飽了,特別扎實,而且回味無窮,之后再難愛上其他包子。
八、巴彥淖爾市——豬肉勾雞
豬肉勾雞是巴彥淖爾的特色家常菜,是當地人家都會常做的美味,家里若是來了客人也一定會端上這道菜。做這道菜豬肉要選用上好的新鮮豬排骨,雞肉則最好是自家養的土雞,兩者燉成一鍋,再隨著喜好放些土豆塊、豆角等蔬菜進去。
燉好后的豬肉勾雞別看樣貌平平,但吃起來是真的香,緊致的排骨肉和細嫩的雞肉邂逅在一起,竟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美味,特別是寒涼的冬天能吃上這么一道熱氣騰騰的佳肴簡直幸福感爆棚。
九、烏蘭察布市——濃湯燴三寶
烏蘭察布盛產土豆,再加上當地人很喜歡吃莜面,于是便將這兩樣和牛肉一起做成了濃湯燴三寶。由于烏蘭察布獨特的地理環境,為土豆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產出的土豆淀粉含量很高,和牛肉一起經過高湯燴制,入口鮮咸綿軟、余味還有一絲香甜,牛肉也十分香嫩濃郁,鋪在上面的莜面窩窩,蘸上湯汁吃起來筋道軟糯,清香味與鮮香味完美融合。
十、興安盟——烤羊腿
興安盟的美食數不勝數,其中的烤羊腿算是一絕,主要得益于興安盟那獨特的烤肉技巧。首先選擇上好的優質綿羊,健壯的后腿肉被剁開后,要用鹽巴、花椒等一些調味品腌制三小時,送進烤箱中烘烤時,還要不停地翻動,讓羊腿均勻受熱,保證其每一塊肉都被烤的外酥里嫩才好。
烤到色澤焦黃的羊腿,看著就饞的人口水直流,香味更是撲鼻而來,咬上一口濃郁的羊肉香氣迅速征服味蕾,又酥又嫩的口感仿佛能讓人感覺吃到之后此生再無遺憾。
十一、錫林郭勒盟——石頭烤肉
錫林郭勒的蒙餐有八絕,石頭烤肉就是這八絕之一。和內蒙的其他用烤爐烤出的烤肉不同,這道烤肉是用高壓奶桶和石頭烤出來的,石頭自然不是一般的普通石頭,而是天賜的火山石。
選自錫林郭勒的牛肉或羊肉,切成大塊放進高壓奶桶里,再把燒熱的火山石放入鍋中,肉塊遇上滾燙的石頭瞬間被炙烤的滋滋作響,鮮香味四溢,再加上醬汁和洋蔥絲、胡蘿卜、土豆的輔助,味道豐富,口感醇香濃郁,還有著獨特的焦香味。
十二、阿拉善盟——黃燜駝排
阿拉善盟是我國的駱駝之鄉,因此駝肉也在這里成為了舌尖上的美味,最經典的吃法就是黃燜駝排。被剁成小塊的駝排,經過干辣椒、郫縣豆瓣醬煸香,和青紅椒、洋蔥高壓燜燉后,掛滿紅油的駝排看起來無比誘人,即使是本身比較抗拒吃駝肉的人看見了,估計也難以拒絕了。肉質也從緊實變的松軟了許多,腥膻味也在烹調間消失不見了,只剩下濃濃的醬香味。
——老井說——
內蒙古的特色美食還有太多太多,像羊雜、南屯牛排、烤羊蹄、羊血腸、牛窩骨、紅燒鹿肉、涮羊肉等等,幾乎在每個蒙餐餐廳里都能吃到。還有像赤峰對夾、科爾沁餡餅、風干肉、奶豆腐黃油卷子等一些特色小吃也都值得一吃,包括內蒙還緊鄰東北、山西等地,在美食上也會多受這些地方的影響,很多餐廳都能吃到鍋包肉、燴酸菜等東北菜,以及像饸饹面、莜面栲栳栳等山西面食,如果大家還對哪些內蒙古的美食有深刻印象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