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看:“陽康”以后,仍要重視但不必焦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張焱
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快速增長一段時間以后,很多感染者已經轉陰,逐漸恢復到正常生活。與之相關的是,“陽康”以后的保健等話題在輿論場被頻繁提及:“陽康”以后參加體育鍛煉得了心肌炎,“陽康”以后恢復社交生活而復陽,“陽康”以后咳嗽不止拍CT顯示白肺……凡此種種,無不刺激著公眾的神經。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當如何自處?首先,我們要相信科學、相信常識。新冠病毒感染,大部分人群5至7天就能癥狀好轉、逐步康復,但也有少數患者會有肺部感染等癥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應被個案干擾,造成情緒上的緊張。關于疫情的各類信息,很容易造成大腦的信息篩選、甄別和整合能力的弱化,使人產生焦慮、恐懼心理,反倒容易導致機體免疫力的“失守”。
以白肺為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白肺是肺部影像學表現的一個口語化描述,當肺泡里出現炎癥或感染,有滲出液和炎性細胞時,肺部影像學表現就出現了白色區域,但并不是肺部出現炎癥就都叫白肺,一般肺部白色影像區域面積占70%到80%時,才在臨床上稱為白肺。知道這些醫學常識,我們才能科學地判斷自己的身體情況,尋求適當幫助或者靜待肌體恢復。
當然,“陽康”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在癥狀消失以后的3到4周時間內,一旦出現勞累、頭暈、心慌、胸悶,需要立刻休息,不宜勉強進行超負荷工作與劇烈運動,給身體充分的調養休整時間。此外,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快康復,避免感染變異后的其他新冠病毒毒株,也能使我們避免感染冬春季的其他呼吸道傳染病。良好的衛生習慣一旦養成,也應當持之以恒。
就像專家所說的那樣,歷史上有多次傳染病大流行,新冠病毒感染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只要秉持理性、客觀、科學的態度,全社會攜手共同面對,以勇氣、團結加上科技的力量挺過眼下的“陣痛期”,我們就一定能迎來春暖花開。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30日?04版)
標簽:  
- 01 不到50萬買3.0T+9AT值嗎?北京BJ90新車每月還得花3200元養車
- 02 天天即時看!以新冠疫情為由,美將繼續用“第42條邊境條款”驅逐移民
- 03 當前看點!吉星耀冰雪 縱擎查干湖 冰面上的肆意浪漫 這個冬天
- 04 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
- 05 北京衛健委印發新冠感染者恢復期健康管理專家指引
- 06 滾動:一“企”向未來·大學生創業霸蠻賣米粉
- 07 沃爾沃到底有多不保值?S60新能源準新車,落地先跌十萬
- 08 10月賣出超1萬7輛車,為啥它能賣爆單?試駕比亞迪唐DM-p
- 09 全球報道:二手本田e:NS1:花15萬買到3個月的準新車,撿漏還是接盤?
- 010 天天通訊!工事工評丨穩就業,“零工驛站”可以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