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昌村有個好“阿弟”
【走筆囊謙】
光明日報記者?萬瑪加?王雯靜?光明日報通訊員?郭虹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時近三九,平均海拔3600多米的囊謙草原已是冰天雪地了。記者見到“阿弟”時,正忙著給困難群眾發放“愛心包”的他已是滿頭大汗。“上午動員村民參加新農合醫療保險,發放完物資后,等一會兒還得去脫貧戶家中走訪……”
“阿弟”大名叫洛周然丁,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香達鎮多昌村的駐村干部。
“‘阿弟’這些年給村里辦了不少實事、好事!他是這個。”村民尕忠豎起大拇指。“洛周年紀雖小,但本事大、熱心腸,就跟自己家弟弟一樣,村里人都喜歡喊他一聲‘阿弟’!”
2014年大學畢業,洛周然丁便回到家鄉囊謙參加工作,到多昌村駐村也有6個年頭了。
“一開始在香達鎮冷日村擔任扶貧干事,2016年被調到多昌村加入駐村幫扶和脫貧攻堅的行列。我喜歡大家伙叫我‘阿弟’。”洛周然丁笑呵呵地說,這一名號就是從多昌村叫出去的,現在大家都知道多昌村有個能辦事的“阿弟”。
多昌村緊鄰囊謙縣城,隔著扎曲河就能看到香達鎮的繁華。但多昌村多年來“守著金飯碗受窮”,這里曾經是貧困村、問題村、后進村,村民收入低,內生動力不足,一直沒有找到好的致富之路。
“真正發生變化從2019年開始,在省、州、縣和定點幫扶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多昌村修路架橋、裝燈改網、通水入戶,徹底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洛周然丁作為親歷者對村里的變化感受頗深。
“那時候,我們把地圖打印出來掛在辦公室,上面標注著村里每一個貧困戶的位置,一家家走訪、一戶戶攻關,經常加班到凌晨三四點,‘阿弟’是我們當中最懂政策的,很多工作都由他負責完成。”多昌村駐村工作隊員才仁巴丁回憶,無論解決群眾生活生產困難,還是探索村集體產業發展,到處都有“阿弟”的身影。
村民阿色的丈夫身患重病,兩個孩子都在上學,為了給丈夫治病,她賣掉了房子,花光了積蓄,全家一下子返貧處于困境。“阿弟”了解到情況后,主動聯點幫扶,送衣送物,不僅幫助阿色申請到最低生活保障,還為他們爭取到了住房保障資金。
幾年的幫扶下來,如今阿色的日子有了起色,搬了新房不說,一個孩子當了老師,一個孩子考上了大學。提起“阿弟”,他們十分感激。
正是靠著這樣的工作態度和對家鄉的熱愛,“有困難,找阿弟”慢慢在村民中傳開了,村民遇到難題,碰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來找他幫忙。
洛周然丁也化身宣傳員,與駐村第一書記主動上門,與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幫助他們算清收入,排查返貧風險,從黨的二十大精神到各項涉農優惠政策,從科學種植養殖到生態保護,他把黨的聲音傳遞到村里各個角落,幫助村民真正找到一條致富路。正是在一場場宣講、一張張表格、一次次走訪中,他和村民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村里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大家伙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發家致富的勁頭足得很啊!”尕忠感慨,“以前亂扔垃圾是常事,風一刮,山上、草原上、河道旁盡是垃圾,真是臟亂差啊。你再看看現在,這一整治見效果,環境大變樣,這離不開駐村第一書記和‘阿弟’的努力付出。”為了改變多昌村的人居環境,洛周然丁說,他們是下了大功夫的,入戶走訪積極宣傳,手把手教會村民辨別垃圾的種類,同時,在自然投放點設立投放箱,通過設置垃圾清理公益崗、定期組織村民參與集中清理等方式調動村民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村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村里的環境也越來越美。
“囊謙是我家鄉,村民就是我的親人,他們的事就是自家的事。作為駐村干事,我有責任幫他們把日子越過越好!”發完最后一個“愛心包”,洛周然丁抹了一把汗,顧不上休息,又往村民家中走去……
《光明日報》( 2023年01月04日?04版)
標簽:
- 01 焦點快報!埃安造GT跑車,4秒破百,Model 3霸主地位保不住了?
- 02 今日視點:53萬的國產豪車,百萬級超跑也跑不過它?試駕蔚來ET7首發版
- 03 又一款新車亮相,配2把鎖+9種全地形模式,哈弗要火了?
- 04 【世界聚看點】降價清庫存,被指挑起價格戰,特斯拉真的冤枉?
- 05 河南周口鹿邑警方通報“執勤警車被故意破壞”:6人已抓捕到案
- 06 天天頭條:源自宇宙,追求平衡,長安汽車“縱橫萬象”實現設計“再突破”
- 07 天天資訊:SL03到位、半固態電池領銜,廣州車展長安深藍大秀技術
- 08 每日快訊!五菱凱捷混動鉑金版預售開啟 售13.98-14.98萬
- 09 每日速遞:奔馳G級再無八缸,換六缸反而更好?反正買了也是城市通勤
- 010 世界最新:鋒蘭達用上新混動技術,養車每年1.5萬?能比XR-V更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