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環球即時看!“我是建設者,更是受益者”

            2023-01-11 05:50:45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我是建設者,更是受益者”


            (資料圖)

            講述人:江蘇南通狼山旅游區管理辦公室旅游工作局局長?胡志剛

            在我的記憶里,五山地區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然而,2018年初,當我選調來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工作時,內心卻十分失落。

            報到當天,目之所及是一個“大工地”:破落的廠房、參差不齊的民房、高低不平的菜地,連進單位的那條不足兩米寬的路,也是坑坑洼洼、污水遍地。

            投入工作后不久,我才清楚,南通全面實施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程,要退出沿線港口貨運功能、騰出修復岸線12公里,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里,把五山及沿江地區13.68平方公里打造成集森林公園和旅游休閑于一體的南通“外灘”。我意識到,自己趕上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隨著單位周圍最后一批廠房被拆除,五山生態修復進入了沖刺收官的百日大會戰。那一百多天,大家戰低溫、踏泥濘,白天抓建設、晚上共會商,愣是完成了當初我認為不可能完成的建設任務。五山地區當年獲批“江蘇省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

            經過生態修復,五山地區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長江南通段生態環境也發生了根本變化。我經常聽志愿者們跟我“獻寶”,他們“又拍到江豚家族了!”長江南通段的水好了,魚多了,江豚家族自然就成了這里的“常住民”。濱江岸線和森林公園里的鳥兒種類增加了30多種,達450多種。

            為了讓市民游客更好地共享五山生態修復成果,我和同事們在守護五山生態的同時,深入挖掘五山歷史文化資源,對嵌入的每一個文旅項目都精雕細琢。軍山氣象臺布展歷時3個多月,我們查閱相關史料近百冊,只為恢復中國第一個民辦氣象臺的歷史原貌。越來越多的市民游客選擇走進森林氧吧,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暢游,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隨想感悟。

            看江景,走五山,成為南通市民的生活日常。我們注重引導市民游客加入守護五山生態的火熱實踐中來。五山濱江沿線被打造成“感悟滄桑巨變”的精品學習線路,以多種形式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我也把家安在了森林公園旁。漫步其間,空氣清新,鳥語花香,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和美景象。我感到幸福,也感到自豪,我是建設者、見證者,更是受益者。

            (光明日報記者?蘇雁、劉已粲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3年01月11日?05版)

            標簽: 紅船初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