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車輛變得“會思考”“通人性”
【青春之我】
(資料圖)
把車輛變得“會思考”“通人性”
智能網聯汽車產品軟件工程師 姚鑫鑫
車輛,已經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運載工具了。裝載數據采集硬件設備后,通過算法分析,一輛“智慧汽車”能為用戶提供更多人性化、優質的服務。
發生在當代的這場有關汽車的變革,涉及車聯網、數據、算法等多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我為能成為其中一員而驕傲。
車聯網是物聯網技術的一個應用場景,與互聯網相比,物聯網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聯系更加緊密。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越來越多工作需要以自動化設備為依托來完成。自動化設備,其實就是一個物聯網系統,不管是車間的機械手臂、自動駕駛的車輛,還是育苗耕種的設備,都是物聯網應用的場景。對物聯網技術及應用未來發展的展望,也在我心里埋下了種子——這一行值得一直做下去。
2020年,我成為宇通客車智能網聯部的一名軟件工程師。滿足用戶需求是設計客車網聯產品的出發點,也是我們團隊的主要任務。
十年前,大數據、物聯網在國內還未普及。我工作后不久,團隊研發的無人駕駛小巴士在河南鄭州金融島上線運行,基于算法支持,實現了精確到秒的公交站牌到站時刻顯示。
功能落地應用后,我帶著家人坐上這輛巴士。一路上,我的細致講解讓他們大開眼界。在他們好奇和驚嘆的表情里,我收獲了自豪感,也收獲了信心,相信我所從事的事業能更深入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對商用車客戶而言,他們更關注車輛的安全性、經濟性和可靠性。公交車、客車每天承擔著很大的乘客運載量,一旦出現問題就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而依靠智能網聯技術,當車輛的電池、電機或輪胎等零件出現異常特征時,系統會迅速捕捉并通知相關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維護,確保車輛按時運營和安全行駛。
智能網聯技術的應用,也讓高效的車隊管理成為可能。通過網聯終端提供的車輛運營信息、高性能平臺的支撐和云端合理的算法模型,我們可以幫助車隊規劃更合理的路線、安排發車時間以及充電排班等。
這些智慧服務,離不開網聯團隊的付出。智能網聯技術研究面對的問題和數據是海量的,每天處理超20億條的數據、日分析量超300TB。例如,針對動力電池的異常狀態,我們就做了30種異常問題的監測模型。而除了動力電池,我們還做了23種核心零部件的模型預測,從統計數據來看,預測的整體準確率超90%;除去部分異常狀態,準確率可以超過95%。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這些車聯網產品,幫助用戶提升了運營效率,降低了運營安全事故率,也讓乘客在乘坐公交車和客車時獲得了更舒適的體驗。
我相信,基于車聯網、物聯網構建出的新生活將不斷提升人們的出行體驗,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我們當下所要努力的方向,便是向著更人性化的科研項目進軍,讓那更舒適、更便利的未來生活如約而至。
(光明日報記者姚亞奇采訪整理)
(本期選題支持:溫?源?劉?坤?姚亞奇)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21日?12版)
標簽: 智慧汽車
- 01 【世界獨家】全球“最好賣”的十大SUV:榮威RAV4第一,逍客也上榜
- 02 今日看點:8.8萬元起售 全新一代傳祺 GS3·影速預售價公布
- 03 【時快訊】預計3月上市的2023款比亞迪漢EV 或下調價格2萬
- 04 越踩剎車加速越快?解析7起特斯拉事故,是因為省成本?
- 05 頭條:至少便宜14萬,都是2.9T,有了奧迪S6沒必要買保時捷?
- 06 微頭條丨工事工評丨春聯“撕也不是,貼也不是”,城市管理真有這么難?
- 07 視焦點訊!主動后輪轉向,華人運通攜手愛信打造高端電動汽車極致駕控體驗
- 08 復興之旅繼續 古德伍德勞斯萊斯之家二十周年紀念
- 09 銷量一路“狂飆”,比亞迪“殺”瘋!
- 010 天天即時:頻繁惹事的特斯拉單踏板模式 是創新還是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