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更多力量守護紅樹林|全球觀察
(資料圖片)
【一線講述】
匯聚更多力量守護紅樹林
講述人: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中國生態學學會紅樹林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文卿
“紅樹長不好,要去問螃蟹。”這句趣語說明,紅樹林生態系統復雜程度很高,要想有新發現,就要往林子里鉆,要注意系統研究。我的導師林鵬院士被稱為“中國紅樹林之父”,他生前經常提醒我們:野外調查的時間非常寶貴,要珍惜機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收集更多信息。
林先生的言傳身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比如,研究灘涂生物多樣性,為了得到底棲動物種類、數量及生物量等信息,需要先把樣方框內的淤泥挖出,裝桶后運到岸上清洗,然后對底棲動物進行分類、計數、稱重。現在,“鉆林子”“挖泥巴”又成了我們對學生的基本要求。
我從1991年開始跟著導師做紅樹林研究,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了。我們團隊早期以紅樹植物對潮間帶環境的適應機制、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等基礎研究為主,現在除了繼續強化基礎研究,也關注紅樹林的保護、管理、修復和可持續應用,提出了基于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紅樹林生態修復理論、技術和實施原則。紅樹林是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同時又是開放程度最高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在做研究時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我目前負責的“濱海濕地生態學專題”這門課程,提倡不同專業、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積極互動、發表意見。
1993年,林先生發起成立了中國生態學學會紅樹林生態專業委員會,秉持著開放態度,持續吸納著不同學科人才。近些年,中國紅樹林研究發展速度非常快,在全球論文發表最多的十家相關研究單位里,中國占了四家,基本覆蓋了所有研究方向,我想這與紅樹林研究中開放合作的態度是分不開的。未來,希望更多有志于守護紅樹林的青年學者加入進來。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張勝、吳春燕、唐一歌、馬躍華、周仕興、陸健、嚴圣禾、王斯敏?光明日報通訊員?豐瑤、鄧麗云)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26日?07版)
標簽:
- 01 ldquo是什么意思_有一首歌只記得歌詞有 ldquo 情景 rdquo 兩個字 有一句意思好像是描寫相遇
- 02 世界觀速訊丨公募FOF持有數量超過10的權益類指數基金
- 03 赤西仁結婚中丸雄一_赤西仁結婚
- 04 世界視點!雄帝科技披露分配預案:擬10轉增3派0.3元(含稅)
- 05 一季度我國免征新能源車輛購置稅超212億元|世界新視野
- 06 銀河L7和宋Plus DM-i:家用電混SUV哪家強?|全球短訊
- 07 熱推薦:2023年:“玩咖”捷途,主打“震撼”!
- 08 全球熱議:這樣的汽車盈利模式你見過嗎?
- 09 iCAR 03搭載太陽能充電系統,這才是真正的追光者!
- 010 環球新動態:雅馬哈宣布推出帶有牽引力控制系統的Aerox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