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暖瞬間】來“天然攝影棚”打卡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暖瞬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光明日報記者 崔興毅 陸 健
570歲的銀杏樹火了!
朋友圈刷爆,視頻瀏覽量突破3600萬人次,網友留言:“入眼即大片的金黃葉,擁有極具震撼的美”“一方小天地竟能美出天際”……
這棵銀杏樹長在浙江臨海柳溪村。當地村民誰都不敢相信,世代相伴的老樹,突然火出了圈。72歲的老支書杜加村回憶,幾十年前,它就像現在一般高大挺拔,22米的“身高”格外耀眼,垂掛的三個分支如金黃瀑布,其中一支還蔓過溪流,伸到了農舍上……
柳溪村金黃色銀杏樹景致。光明圖片
“可惜啊!蔓過溪流的那支后來被人鋸掉賣錢了。加上長期缺乏養護,大樹干也有些空洞。”杜加村語氣沉重,但話鋒一轉,又透著開懷,“好在2018年,政府將這棵樹列為‘浙江古樹名木’,配備專業人員精心照料,老樹發新芽,越來越茂盛了。”
每到深秋,是銀杏樹最美的時節,金黃葉“地毯”映襯,樹后民宿與樹前清溪構成一幀絕美圖畫——“哪里找這‘天然攝影棚’呀!”慕名而來的網友驚呼。
千里迢迢來打卡的收獲可不只一棵老樹。這不,已經改造完成的溪勝線,一下將深山幽谷間的好幾個古村落串珠成鏈,“美麗公路入畫來”躍然眼前。
路通了,人氣也旺了。
“以前的柳溪村就是個空心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現在不一樣了,每年來村里玩的人,少說得幾萬。”兩年前,在溪勝線的終點,杜加村和老伴兒在停車場邊上擺了個小攤,“誰不想在家門口守著綠水青山過日子?現在,光小攤一個月就能賺3000塊嘞。”
好風景變“好錢景”,故事還在繼續——
溪勝線起點的溪下溪建起了親水長廊和公園;
村子里60多畝七彩水稻已播下種子,只待金燦燦“沉下腰”;
水庫上游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正熱火朝天地推進著;
…………
嗨,一幀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喜人畫面,等你來打卡!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2日?01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