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開學在即,氣象專家提醒:注意降雨風險 合理安排行程

            2023-08-26 05:55:50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光明日報通訊員 顏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4日,多地出現較強降雨。8月25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未來三天,華西地區至黃淮一帶將有強降雨,四川東部、重慶、陜西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和大暴雨。

            “此輪強降雨不僅分布范圍廣、累計降水量大,且具有一定極端性。”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提醒。

            開學在即,無論是外出游玩歸來,還是上學報到,一路都要小心風雨。氣象專家建議,廣大學生和家長要提前關注天氣,合理安排行程,警惕可能發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災害。

            強降雨分布廣

            一場秋雨一場涼。昨天,多地感受到這種涼爽。

            8月24日8時至25日6時,內蒙古東南部、河北東北部、北京東部、天津中北部、遼寧西部、吉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四川盆地、貴州南部、云南、西藏東南部、廣西、廣東、海南島、福建東部、浙江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分散性大到暴雨,貴州黔西南、云南文山、西藏林芝、廣西百色、廣東云浮等局地大暴雨(100~156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雨量50~93毫米。

            氣象部門預計,8月25日至28日,降雨自西向東推進,四川盆地、陜西到江漢、黃淮、江淮等地將出現強降雨天氣過程,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此次過程累計降水量100毫米以上覆蓋范圍約47萬平方公里。”孫軍說,此輪強降雨不僅分布范圍廣,而且具有一定極端性。四川東北部、陜西南部、重慶西部和北部、陜西南部和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山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均可能出現暴雨到大暴雨,累計降水量100~250毫米,局地可能超過30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降水量將超過歷史同期極值。

            華西秋雨提前到

            這輪降雨,華西地區的人們可能不會太“驚訝”。

            “結合前期降雨監測和25日至28日強降雨天氣監測情況,華西地區從8月23日已經進入秋雨期,即我們常說的華西秋雨,比常年同期偏早半個多月。”孫軍說。

            華西秋雨是我國華西地區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象,主要出現在四川、重慶、甘肅、陜西、湖北、云南、貴州等地,其中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貴州的西部和北部最為常見。每年出現的時間不同,最早從8月下旬開始,最晚在11月下旬結束。

            為何會有華西秋雨現象?

            孫軍解釋,冷暖空氣相互作用,是形成華西秋雨的主要原因。華西地區處在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伊朗高壓之間的低氣壓區內。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或西北側的西南氣流將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一帶地區,使這一帶地區具備了比較豐沛的水汽條件。同時,隨著冷空氣不斷從高原北側東移或從我國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倒灌,冷暖空氣在我國西部地區頻頻交匯,便形成了華西秋雨。

            “簡單來說,就是頻繁南下的冷空氣與滯留的暖濕空氣相遇,鋒面活動加劇而產生較長時間的陰雨。”他強調,華西秋雨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即降雨分散性強,但每次降雨過程都不一樣,這次過程強降雨分布范圍廣。

            次生災害風險須警惕

            這次強降雨分布廣,累計降水量大,次生災害風險不可小視。氣象部門預計,陜西南部和東北部、山西西部、河南西部、四川東北部、重慶西部和東北部、湖南西南部、貴州北部、云南中南部、廣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較高;四川東北部(平昌、通江、巴中等)、河南西部(欒川、南召、內鄉等)、重慶東北部(巫溪、巫山、奉節、云陽等)、貴州北部(務川、鳳崗、德江等)的部分地區山洪災害的氣象風險較高;四川東北部(巴河、通江等)、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潁河、茨河、淝河等)等地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較高。

            目前,暑期還未結束,又值開學報到前期。氣象專家提醒,提前關注天氣,合理安排行程。特別是到山區和涉水區域時,要提前關注天氣預報,避開降雨時段,嚴防山洪、滑坡、泥石流、河水上漲可能帶來的危險;盡可能避開地下通道等易積水地區,若遇斷裂的電線搭在地上的積水中,要迅速避開;遠離大樹、高塔、電線桿以及廣告牌等。

            此外,也要防范降雨對農業的影響。氣象專家提醒,四川盆地、陜西到江漢、黃淮、江淮等地要加快排澇散墑,縮短漬澇時間,適時中耕劃鋤,增加田間通透性;局部低洼農田如出現漬澇、作物倒伏,要做好溝渠疏通工作,增強漬澇災害防范能力,降低作物后期倒伏風險;要做好水庫蓄水工作;田間高濕環境易導致稻瘟病、玉米螟等病蟲害發生,要做好監測防治工作。

            (光明日報北京8月25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6日?08版)

            標簽:

            上一篇:文房之秘 藏于微末——中國古代熏香中的“隔火片”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