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戶”一年賣兩茬蒜開原獨頭蒜煥發新活力 農產品老品牌再度煥發活力!
“我這是純正的開原獨頭蒜,一斤賣6元錢,抓緊買吧,過一段時間就沒有了!”蒜農熱情地招攬顧客。眼下,正是新蒜上市的季節,口感純正、適合鮮食的開原獨頭蒜備受市場青睞。
遼寧民諺有云:“鐵嶺蔥,開原蒜。”近幾年,隨著引進新品種、推廣機械化,開原蒜這個農產品老品牌再度煥發活力。
“我們現在一年賣兩茬蒜,一種是獨頭蒜,6月初開始上市;一種是紫皮蒜,6月末、7月初上市。”開原市老城街道文廟村蒜農張峰說,“廣泛種植獨頭蒜彌補了老城紫皮蒜成熟晚的劣勢,能提前一個月上市,大大縮短了蒜農的收入周期。”
張峰所說的獨頭蒜,是老城街道近年從南方引進的新品種。這個“外來戶”引進之后,非但沒有“水土不服”,反而口感更好,個頭兒、產量比原產地還要大,還要高,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蒜農參與種植經營。
“以老城為中心,目前,開原蒜的種植范圍已輻射到周邊的威遠、城東、金溝子等鄉鎮,全市種植面積達3000畝左右。‘開原紫皮大蒜’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開原市農業農村局一產業中心副主任李文波告訴記者,為做大傳統品牌優勢,在機構改革時,開原專門保留了“大蒜局”這塊牌子,從種到收,農技人員都會及時提供技術指導。
在金溝子鎮二臺子村,開原市立民家庭農場承包了近百畝蒜田。“我們農場成立5年來,始終堅持推廣種植開原特有的獨頭大蒜,全程實行機械化種植收獲,并采用人工挑揀模式,既保證了大蒜質量,又拓寬了銷售渠道,為開原獨頭蒜走向更大的市場奠定了基礎。”農場負責人王立民說,“現在,1畝大蒜的純效益能達5000元。”
威遠堡鎮前馬市堡村有400余戶村民,通過積極引導發展庭院經濟,今年,有300余戶村民開始在房前屋后種起大蒜。“從6月份就開始抽蒜薹,1畝地能產蒜薹500斤,賣3000元。接下來是大蒜的收獲期,這兩筆收入能有5000元。之后種白菜、豆角,一點兒不耽誤家里吃菜。”一茬種植兩筆收入,村民趙海感覺很滿意。
為保證品質、應對春旱,前馬市堡村種植大蒜都施用農家肥,還鋪設了滴灌設施。今年,全村紫皮蒜預計收獲5萬公斤。在房前屋后,1畝地幾乎相當于10畝大田的收入。
標簽: 滴灌設施 開原市老城街道文廟村 農業農村局 開原獨頭蒜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