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熱點:美媒刊文批美政府控槍失職:放縱戰爭武器流入民間 民眾處處擔心被槍殺
(資料圖)
資料圖:AR-15。今年7月4日美國伊利諾伊州“獨立日”槍擊事件中,槍手使用AR-15發射70多發子彈襲擊游行隊伍。
海外網7月13日電美媒《國會山報》網站11日刊發題為《美國政府未能履行“確保國內安寧”的職責》的文章,批評美國政府允許更多戰爭武器涌入公共場所,授權武器制造商免于被槍支暴力受害者起訴,以致于美國民眾去任何地方都擔心會被槍殺,美政府在履行其“確保國內安寧”職責方面“失敗得令人沮喪”。
文章表示,當前美國人逛商店、獨立日游行、去消遣、上學或去任何其他地方都擔心會被槍殺。今年上半年已發生309起大規模槍擊事件,2021年也發生了692起,2020年則有610起,2019年發生417起,呈逐年遞增趨勢。最近通過的槍支安全法案也只是在槍支暴力悲劇的邊緣徘徊,除非美國政府采取果斷行動來限制造成混亂的武器,否則大規模的槍支暴力仍會持續存在。
文章稱,槍支暴力激增趨勢始于最危險的武器AR-15式步槍流入民間。自1999年以來,大約30%的大規模槍擊事件都使用了這種類型的武器。報道稱,AR-15屬于戰爭武器,為越戰中美軍M-16步槍的民用衍生產品,其射出的子彈即使沒有擊中重要器官,也可以對敵人的身體造成最大程度傷害。因美國政府未采取相應行動,如今多達2000萬支此類軍事殺戮機器涌入美國的公共場所,且這些槍械并不遵循聯邦注冊制度。
文章同時表示,在槍支暴力追責上美國政府也采取不作為的姿態。文章稱,保護公眾免受傷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讓制造商對其產品造成的傷害承擔經濟責任,但槍支行業在2005年已迫使美國國會授權免于被槍支暴力受害者起訴。此外,槍支制造商目前也沒有動力對其槍支實施安全措施或確保它們不會落入壞人之手。事實上,一些槍支制造商正使用不道德的廣告策略盡可能多地銷售AR-15,而不考慮潛在后果。(海外網 侯興川)
標簽: 美國政府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