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羊耳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變身小花園 全活垃圾全部實現資源化利用
格桑花、向日葵、火炬樹、國槐、山杏層層點綴,改造后的鞍山市羊耳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如今就像一座花園。家住鞍山市海諾首府小區的王先生感慨地說:“以前垃圾填埋場有異味,夏天都不敢開窗,也不愿下樓遛彎兒。現在,垃圾場成了小花園,變化太大了。”談到鞍山市羊耳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改造,群眾贊嘆不已。
羊耳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始建于1998年,是鞍山市區唯一的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設計庫容1100萬噸,日處理規模1200噸,使用年限20年。隨著城市不斷發展壯大,生活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多,垃圾場的負載與日俱增,填埋高度不斷增加,異味擾民問題日益突出,群眾反映十分強烈。
鞍山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作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臺階的重大契機,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活垃圾污染問題,特別是羊耳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異味擾民問題,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作專班,深入調研、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整改工作,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異味問題,一方面強力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果斷決定對該填埋場進行封場處理并增添綠色底蘊,標本兼治科學解決生活垃圾污染問題。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鞍山市委、市政府調動各方力量,克服了冬季不能施工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2月5日,投資7.1億元的海城騰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點火運行。該項目占地約8萬平方米,日處理規模1500噸,可將鞍山市城區內和騰鰲當地的全部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日發電量可達40萬千瓦時至50萬千瓦時,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與此同時,羊耳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同步實施封場綠化工程,2022年1月,該項目的主體工程通過驗收。
目前,鞍山市區已實現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的全鏈條規范化。長沙中聯重科環境產業有限公司在接收鞍山市原有的10座中轉站的基礎上,新建臨時中轉站5座,新購置全密閉運輸車輛53臺套,確保運輸途中無滲漏、無遺撒,以干凈整潔的姿態運輸至焚燒廠,實現了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的高效環保。
隨著羊耳峪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順利封場、海城騰鰲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有效運營,鞍山加快了科學治理生活垃圾的步伐。海城市、臺安縣、岫巖滿族自治縣積極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海城市正在建設的日處理能力800噸的項目,2022年年底前可投入運營;臺安縣規劃建設的日處理能力300噸的項目正在辦理相關前期手續,2024年年底前可建成投運;岫巖縣規劃建設的日處理能力400噸的項目正在辦理相關前期手續,2025年投入運營。
“不遠的將來,鞍山全市生活垃圾可全部實現資源化利用。”鞍山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