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動態丨【冀時·說】活力京張向未來|合理規劃利用奧運場館 推動文旅資源融合
為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
(資料圖片)
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
由河北省體育局
聯合北京市體育局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
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
2022(第二屆)
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
在張家口市崇禮區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舉辦
特別策劃《活力京張向未來》
記者帶您前往嘉年華現場
沉浸式感受
“后冬奧”時代全新體旅活動
了解業內大咖
如何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
出謀劃策
全景式展現
京張“體育+旅游”融合新樣本
怎樣從藍圖走向現實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留下了豐富的物質遺產、文化遺產和人才遺產。如何充分運用好這些遺產,讓其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實現冬奧遺產利用效益最大化?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是否能為張家口的后奧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起來聽河北地質大學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河北省旅游規劃領軍人才白翠玲的解讀。
奧運場館的建設和賽后利用是歷屆奧運會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北京冬奧會后,如何在后冬奧時代傳承和利用好北京冬奧遺產,將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區域內的25個奧運場館、21個公眾滑雪場等奧運遺產與體育、文化和旅游資源整合起來,成為我們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必考題”。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 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河北省旅游規劃領軍人才 白翠玲:
作為冬奧會的場館來說,它應該賽后利用面對兩個市場,第一個市場就是專業性的賽事市場,它應該去承接,各級各類的、區域的、全國的乃至全世界的這種高品質的賽事,提升場館的再利用。第二個市場,是咱們全民的一個旅游市場,充分打造我們各種體育文化旅游的這種活動或者產品,提升場館在非賽事期間的利用效率。利用奧運場館,還可以打造冬奧主題的博物館或者展覽館,依托現在的5G或者VR技術,進行創新性的轉化,形成體育文化或者冬奧文化的一個傳播的一個窗口。
京張兩地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和多年來發展奠定的全域旅游根基。這里有6項世界文化遺產、136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等。加快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的建設,推動崇禮四季游將更加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積淀,從更創新的角度提供可持續的休閑娛樂新方式。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 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河北省旅游規劃領軍人才 白翠玲:
我們冬季旅游產品的打造,已經相對來說比較完善和成熟了。作為崇禮來說,它還有非常多的其他的文化旅游資源,比方說長城,那么它就可以“文化+體育+旅游”,形成這樣的特色的旅游產品和旅游節慶活動,進一步地去激發整個市場的熱情,增強體育文化旅游者的體驗。
從長遠看,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有利于打造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名片,培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和特色優勢支柱產業;有利于推動京張地區協同發展,在交通、環境、產業、公共服務等領域取得更多成果。今年3月份,張家口市首批46個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約148.62億元。這些項目的建設,掀起了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熱潮,為張家口后奧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河北地質大學教授 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河北省旅游規劃領軍人才 白翠玲:
京張文化體育產業帶它屬于雙城驅動,那么在雙城期間,我們應該打造多個,體育文化旅游的增長級,串點成線,這些點和線去縱向帶動其他區域的,整體的這種發展,最終實現全域旅游的發展。
標簽: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