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短訊!這群支教志愿者不做學業輔導
位于海口市城鄉接合部原本發展緩慢的蒼西小學,現在已經成為市少年宮定點學校,學生們也有了專業的美育教育,整體素質逐年提升。
與往年的學期反饋表對比發現,2021年,蒼西小學的學生興趣化率(對一門技能建立持久而穩定的興趣,人數與年份的百分比)從最早的10%左右提升至70%-8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去年的鄉村夏令營活動問卷結果顯示,與參加活動前相比,上課與老師的互動增加至85.4%;70%的兒童對學科產生了新的興趣和動力;80%的兒童更深入了解、認同了自己的家鄉,也更加熱愛家鄉;53%的兒童愿意學成之后回到家鄉,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43.3%的兒童表示比以前更敢于去想象自己的未來。
一切改變源于一支叫“蒼鷹”的支教隊。
2007年,海南大學青年志愿者黃冠夏偶然路過海口的蒼西村,發現了這里破舊的蒼西小學,學校的大部分學生是農民工子女。了解到條件有限的學校卻是學生們培養興趣愛好、習得一技之長的唯一渠道后,黃冠夏和幾個同學決定成立蒼鷹支教,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開創“興趣課堂”的支教模式,用豐富的課外生活拓展學生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
蒼鷹支教隊秦宇說,這些年,他們始終堅持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針對學生們的興趣來進行授課,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在快樂氛圍中收獲知識與成長。
秦宇介紹,每個學期初,學生們會填寫一份表格,在足球、輪滑、五子棋等上百門課程中選擇最喜歡的幾項,得票數高的課程會出現在本學期的“第二課堂”上。
這些興趣課大多是海南大學的選修課,支教團將自己在校期間學到的知識重新編排成小學生易于接受的版本教給他們,深受孩子們喜愛。其中的影視鑒賞課,還邀請了外國留學生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讓孩子們大開眼界。
除此之外,支教隊又開設了輪滑、繪畫、舞蹈、手工、象棋等15種素質社團,目標是為每個學生培養兩項興趣特長。
不僅如此,支教隊還整合海南當地獨特資源,設立愛國主義教育、綠色環保活動、海南特色文化普及、女童保護、心理教育以及急救知識教育六項特色課程,增強貧困地區兒童和留守兒童的愛黨愛國意識;帶領孩子們探索自然背后規律,熱愛家鄉;為法律意識薄弱的鄉村學校、學生和家長普及知識和保護措施;從心理、學習等多個方面對孩子們進行全方位的幫扶,讓每一份付出都落到實處。
每周二下午,支教隊還會前往海口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助殘志愿服務活動,幫助有智力發育障礙和視力缺陷的孩子。
在海口市特殊教育學校,支教隊發現一名盲人學生對聲音尤為敏感。得知學生家境困難,支教隊專門請來專業老師輔導;了解到他喜歡鋼琴,志愿隊成員陪他練習了4年。后來,這名學生不僅通過鋼琴特長考上了大學,還成為一名鋼琴老師。
還有一名性格孤僻的鄉村特殊兒童小雨平時愛寫詩,支教隊隊員先給他定制了3個月的心理輔導課,并聯系了海南大學人文學院的老師長期輔導他做詩歌訓練,經過4年的持續跟蹤輔導,小雨成為海南當地一名小有成績的詩人。
蒼鷹支教隊在成立最初就制訂了規則,不干預學科教學。他們認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現在大部分學校基礎教育的老師已配備齊全,學生們更多的是缺少興趣輔導;其次,短暫的輔導不足以發生質的改變。
現如今,蒼鷹支教隊從最初的10名隊員發展到現在的5000余名。每年,蒼鷹支教隊的納新活動都有上千人報名,優中選優挑出100人,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分配不同的興趣課堂,一個課堂安排一名主講老師和一名輔助老師來保證教學質量。他們傳承以老帶新的傳統,定期開展新老交流會活動,保障隊伍的穩定和精神傳承。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璐璐
標簽: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