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道:甲方乙方:好好溝通為什么這么難
(資料圖片)
“有些人習慣了當甲方,居高臨下、自以為是;有些人則習慣了當乙方,唯唯諾諾、缺乏主張。”
——————————
“第七版方案不錯,但我們決定用第一版”
“請把Logo放大的同時縮小一些”
“我想要五彩斑斕的黑!”
……
以上要求,你能心平氣和地接受幾條?
請注意,這不是不生氣挑戰,而是甲方和乙方合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對話。
如何區分甲方和乙方?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趙洱崠認為,從商業角度看,提出要求的一方,一般被稱為甲方,而乙方一般指承接任務并落實要求的一方。不過,甲方乙方并不是全部。出于風險規避、人員限制、任務需求等原因,有些企業還會找第三方/丙方,在甲乙方之間進行協調和對接。
然而,不論甲乙丙丁,幾方之間始終吐槽不斷。溝通困境,究竟應該如何破局?
“這堪稱我做得最丑的海報了”
一次情人節活動中,設計師李郁負責宣傳海報的制作。“藝人拿著花,站在粉色的背景墻前,周圍擺滿了或紅或粉的禮物盒。”根據現場置景,李郁在海報中加入了同色系的貼紙、光效、背景圖。她對設計成品十分滿意,“特別有戀愛的感覺”。然而,作品卻被藝人宣傳助理駁回了,理由是:藝人現在走酷帥路線,海報和他的風格不符。
經過溝通,李郁刪掉了包裝中的貼紙;海報導出后,對方還是覺得不滿意,要求去掉光效;再次導出后,對方仍覺得風格過于可愛……李郁已記不得改了多少遍,只記得電腦里的文件名,從“初版”到“五版”,從“終版”變成了“終終終再也不改了版3.0”。在她看來,頻繁地修改并沒有讓作品變好,反而越改越差,“這堪稱我做得最丑的海報了”。
張耀曾是一名廣告人,如今轉行,成為某美妝公司的營銷經理。從乙方到甲方的身份轉變,讓他發現,看似擁有主導權的甲方,在合作中并非一帆風順。在某次和網絡博主合作中,他根據多年的廣告制作經驗,建議對方將文案中的懸疑故事放在開頭,以吸引讀者目光。誰知,博主非但拒絕修改,還指責張耀“瞎指揮”“事多”。“未修改的文案發布后,閱讀量很低”,張耀說,最后博主嫌數據太差,把文案刪除了,雙方的合作也就此解除。
在甲乙中間,充當溝通橋梁的丙方,猶如“夾心餅干”,也經常兩頭受氣。在影視外包公司工作的劉佩佩說,“有一次平臺方說想要一個預告片,沒有具體要求,讓剪輯看著做就好”,本以為是個簡單隨意的工作,剪好的視頻卻被一次次否決,“不好看”“少點感覺”……反對意見籠統而抽象。眼看著剪輯師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劉佩佩提議讓甲方出一個腳本,寫明具體的操作方案,同時給剪輯師捏肩、捶背、買奶茶,安撫情緒。一系列操作下來,工作才得以完成。
雙方合作其實是有“套路”的
“與上級、同事合作,是一種程序化決策。組織中一些常規性的任務,可以用常規的管理模式、溝通方式來完成。”趙洱崠表示,甲方和乙方的溝通,更多是合同約束,非程序決策較多,即一次性的、偶然的、特殊物性的非結構性問題多。流程上,甲乙方的溝通處于軟約束的狀態,彈性空間大,合作受雙方的溝通協調能力影響較大。
資深影視宣傳萌三,擔任甲方,工作中經常需要對接文案、設計等。她表示,溝通的方式很重要。純文字溝通會存在信息偏差,同樣的句子每個人感受到的語氣不同。她曾聯系媒體發布新聞稿,“當時稿子很急,我催了他好幾次”。萌三說,雖然她覺得自己當時的語氣很客氣,但對方收到信息后,覺得萌三是在命令自己。“他回復說‘我又不是專門給你推稿子的!’我當時隔著屏幕都覺得有點尷尬。”萌三只好再三向對方道歉。
經過和甲方多次對接,李郁逐漸摸清了合作的“套路”。“很多甲方不了解乙方的專業術語,提出的要求很籠統,信息是‘加密’的,我們要學會解碼。”例如,“把Logo放大一些”,實際意思是“Logo要顯眼一點”;“我想要酷炫風”,多數情況意指“多加些深色元素”。此外,甲乙雙方的關注點和評判標準不同,也會導致溝通困難。“拍宣傳照,很多攝影師更關注光線和構圖,而宣傳人員更注重捕捉到的內容是否契合營銷點。”
趙洱崠認為,目標不清晰是造成溝通困境的重要原因。“合同中的目標是顯性目標,但在具體落實過程中,還有很多隱形目標,如項目在某一階段需要達到什么程度等,是無法全部寫在合同中的,需要通過多次磋商來協作完成。”合作雙方的心態也會影響溝通效果。“有的甲方姿態特別高,以老大自居,對乙方頤指氣使。”趙洱崠說,“有的乙方也會畏手畏腳,不敢去提問題、提要求、要反饋。”這對落實工作來說,其實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時,不去換位思考,缺乏溝通技巧等都會對實際工作產生影響。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生活中的甲方、乙方
為了更準確地理解對方需求,在溝通階段,李郁會根據對方的描述找出多個案例,選出最符合雙方期待的風格。
萌三建議,合作雙方都要對對方的工作內容有一定的了解。“我懂一點設計和剪輯,一眼就能看出這個作品是否有修改的空間。”她說,這樣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減少“不專業的人指導專業的人工作”的情況發生。此外,萌三表示,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心態,“適當地修改是一件正常的事”。
趙洱崠認為,始終牢記目標,對事不對人,保持客觀理性,注意換位思考,是溝通中應遵循的原則。首先我們要了解對方的情況,做到知己知彼,這決定了雙方后續能否正常溝通;第二,要明確溝通目的,避免造成誤解;第三,營造恰當氛圍,使用得體語言,這里的語言既包括正式溝通,也包括非正式溝通。例如,把約談地點改到咖啡廳,邊喝邊聊,有助于消除心理屏障。“在這種環境下,雙方的情緒較為放松,適合討論一些有挑戰性的話題。”第四,溝通中要懂得察言觀色,適當提出問題;第五,要重視積極傾聽,及時確認反饋;最后,我們要留意不同組織文化差異,考慮邏輯措辭。“不同企業的風格并不一樣。面對不同的企業如何溝通,我們要事先做些分析、找好定位。”
“丙方需要面對更多的協調和溝通工作。”趙洱崠認為,丙方的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做到情緒穩定、不預設立場;其次,要懂得主動作為牽引力,積極聯系甲方和乙方對接。“開會過程中,可以用非正式溝通的方法來掌控會議氛圍,以正式溝通的原則,與甲乙雙方確認觀點,促進雙方達成共識。”核心是要保障每個人的參與感,“有了參與感,相關方就會產生一種主人翁意識,在以后具體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配合度更高”。
與此同時,趙洱崠強調,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生活中的甲方、乙方,都應該樹立甲方和乙方的意識和心態,進行自我教育和主動反省。“有些人習慣了當甲方,居高臨下、自以為是;有些人則習慣了當乙方,唯唯諾諾、缺乏主張。”他說,我們只有相互理解,工作才會有更好的成效;彼此之間積極溝通,才能收獲工作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應采訪對象要求,李郁、張耀、劉佩佩、萌三均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丹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