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要聞:成為健康幫手,陪診職業仍需更“職業”
閱讀提示
陪診師為部分人群就醫提供便利,但由于行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從業者缺乏權威“身份證”,服務范疇、從業資質、權責界定、收費標準等問題也有待進一步明確完善。醫療行業人員表示,還要實現對陪診機構及平臺的有效指導與監督,維護好患者和家屬的醫療隱私及合法權益。
(資料圖)
快速挪動的身影、此起彼伏的嘈雜聲、焦急等待的面孔……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內,門診大廳人潮涌動,咨詢、繳費、取藥、檢查等窗口早已排起長隊。80后陪診師李鵬飛身著黑色T恤、戴著一頂顯眼的紅帽子、背著雙肩包淹沒在人群中,他正在反復核對客戶信息,為就診做準備。
近兩年,陪診師行業在多地發展起來,小到排隊掛號、送取病例,大到陪伴就醫、代替問診都是其工作內容。但是,當陪人看病變成一門生意,需要進行哪些規范?誰來確定這個行業的職業標準?
看病從花費一整天到2小時完成
“原以為生病時身邊沒人陪伴是最大的孤獨,后來發現一個人去醫院看病更孤獨。”來自山東青島的90后劉巖苦笑著說。因為體驗過獨自看病的難處,這次去醫院做胃鏡檢查前,她在抖音上花200塊錢預約了一位陪診師。
去醫院前,劉巖撥通了陪診師的電話,兩人約定好碰頭地點。見面后,陪診師李鵬飛簡單介紹了今天陪診的具體流程,隨后帶領劉巖直奔醫院掛號處,并很快完成掛號、辦就診卡等流程。
“沒想到這么順利,全程我只負責坐在附近椅子上等候。”劉巖說。
90后陪診師王程告訴記者,年輕人和老人是其主要客戶群。他最近剛接的一個單子是陪68歲的胡阿姨到青島市市立醫院看皮疹。“這次陪診服務是胡阿姨女兒下的單,她近期在外地出差,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到醫院就診。”
“對我們老年人而言,醫院就像‘迷宮’,經常在智能取號機前不知所措,不了解如何預約掛號才能節省時間和精力,繳費、問診、取藥、拿報告單等也需要上下樓來回折騰。”胡阿姨向記者說起這次就診經歷,不由得感慨,“有陪診師全程輔助,就醫效率提高,以前來醫院看病需要消耗一整天,這次2小時左右就完成了。”
王程說,為了帶給客戶更好更快的就醫體驗,接單后他第一時間對胡阿姨的就診需求、病癥等相關信息進行了登記,并告知了一些注意事項,比如需要核酸檢測報告、行程碼、檢查需要空腹等,就診時也盡量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減少患者等待時間。
單量多時月收入才可能達萬元以上
在李鵬飛看來,陪診行業沒有硬性門檻,但有一定的軟性門檻,需要時間自由,熟悉青島各大醫院的就診流程,有耐心且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可以加入陪診行業。
“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有一定的專業醫學知識,病人和家屬會更加信賴我們,在陪診時發生緊急情況,也可以及時處理,避免風險的發生。”李鵬飛說。
據了解,在青島除少量公司化運營的陪診機構外,大部分從業者仍為個人陪診師或個體性小團隊。
青島市城陽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馬建林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中表示,隨著不斷增漲的市場需求,陪診行業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但需要提醒的是,陪診服務行業應該盡早立好規矩。“目前入行門檻低,在安全保障和專業技能方面稍顯不足,這些都是行業需要規范之處。”
作為新職業的陪診師,其收入也一直是關注度較高的話題。李鵬飛直言:“網上有傳聞說,陪診師是個高薪、低門檻、容易操作的職業,但事實并非如此。”
“通常情況下,一個陪診師每天最多只能完成一到兩單陪診服務,所以月收入基本在5000元~8000元,單量多的時候才可能達到萬元以上。”李鵬飛說。
王程告訴記者,他的陪診標準是半天(4小時)收費198元、全天(8小時)298元,代取報告、預約檢查、代開藥等服務,130元一次。記者在電商平臺、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陪診服務,發現不同的服務內容收費從98元到299元不等,“尊享VIP陪診”單次高達588元。
馬建林表示,各地陪診的價格難以統一、服務流程也良莠不齊,陪診服務的收費標準大多與各地收入水平掛鉤。
從業人員希望有職業“身份證”
陪診師職業出現,給就醫“剛需人群”帶來便利,但與此同時,由于行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服務范疇、從業資質、權責界定、收費標準等有待進一步明確完善。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陪診師考取了所謂的資格證,但其實目前國內陪診師并沒有權威認證的資格證,一般是在網上培訓機構繳費報名考取。
李鵬飛希望,陪診師能成為一個有“身份證”的職業,有一個專門接單、派單的平臺,有一套規范化的標準和流程,提高陪診師的整體素質和服務顧客的能力。
王程表示,現在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陪診師是做什么的,為了多接單,他需要經常做地推和在網上進行宣傳推廣,因此他希望行業能得到更多關注和認可。
馬建林指出,陪診行業必須走更“職業”的規范化道路才能實現長遠發展。“首先,相關部門應著手研究制定行業制度規范和準入標準。其次,應該針對行業中存在的亂象,加強管理與引導,實現對陪診機構及平臺的有效指導與監督,維護好患者和家屬的醫療隱私及合法權益。”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