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 正文

            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 永定河今年春季完成生態補水

            2022-06-20 09:19:09來源:

            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 永定河今年春季完成生態補水

            永定河加大下泄流量打通萎縮河道

            永定河既是北京的“母親河”,也是“三山五園”的重要源泉。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經過四年五次的生態補水,永定河曾經干涸的河道已經恢復碧波蕩漾、全線清水長流。從“濕河底”、與黃河水“牽手”到利用脈沖泄水打通“堵點”、擴大生態補水等,北京市水務局探索出一條“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問題”的河流生態修復之路。據悉,通過跨流域、多水源生態補水,干涸26年的永定河、斷流22年的潮白河實現全線通水,大運河北京段全線通航,水資源的科學調度使首都“五水聯調”、“五河入海”成為現實。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泃河、拒馬河等五大河流26年來全部重現“流動”。

            35歲攔河閘迎來

            最大下泄流量沖刷河道

            6月15日,歷經兩個半月的永定河春季集中補水完成。永定河自官廳水庫以下形成270公里連續水路,北京段形成水面約1800公頃,河道兩側10公里范圍內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至1.5米,平原南段河網新增多條補水河道,河流生態持續復蘇,維持流動不少于2個月,有效涵養首都西南地區區域水動力條件和地表地下水生態環境。

            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永定河盧溝橋攔河閘看到,有著18孔的攔河閘猶如一條長龍盤旋在永定河之上。其中兩個閘口開啟,清澈的水流緩緩流向下游,在閘口出口處形成潔白的小浪花。河面上煙波浩渺,河道兩岸綠樹成蔭,河中央偶有綠色植物點綴其中,不時還有飛鳥飛過。

            據了解,盧溝橋攔河閘建成于1987年,其作用是確保永定河盧溝橋以下河道在一定洪水頻率下不超過其行洪能力,并減少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對于此次的永定河春季集中補水,該閘口可謂是功不可沒。5月10日和5月18日,永定河盧溝橋攔河閘開啟了兩次脈沖試驗,通過加大下泄流量,沖刷河道、塑造河槽,打通已萎縮的河道、恢復河流功能,維持永定河健康生命。

            永定河5次生態補水

            首次實現全線水流貫通入海

            據介紹,從流域上來看,永定河流經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全長747公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由于持續干旱,上游來水減少,加之沿河用水結構不合理,永定河生態水量被大量擠占,下游平原河道1996年后完全斷流,河床沙化,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近年來,北京市大力推進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生態補水同步進行。北京市水資源調度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王俊文指出,永定河的綜合治理與修復始終按照“用生態的方法解決生態的問題”的工作思路,以水開路,用水引路,連續五年組織實施永定河北京段生態補水,助力永定河成為一條“流動的河、綠色的河、清潔的河、安全的河”。截至目前,市水務部門在永定河共開展5次生態補水,其中2020年開展了春、秋兩季兩次生態補水。

            王俊文表示,恢復永定河的生機,經歷了不同階段。

            2019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組織京津冀晉四省市協同聯動,實施流域生態水量統一調度,對永定河進行跨流域生態補水,這一次的補水效果是“濕河底”。通過當年的補水,黃河萬家寨、冊田、友誼等水庫向官廳水庫調水2.7億立方米,實現了祖國“母親河”黃河和北京“母親河”永定河的歷史性“牽手”。

            在2017年至2022年的歷次生態補水中,每次都有新的嘗試和探索,“這些嘗試和探索正是針對現狀‘生態的問題’提出的具體的‘生態的辦法’。”

            2017年11月下旬(22日-27日),官廳水庫出庫流量控制在5立方米每秒左右下泄,累計下泄水量184萬立方米,水頭僅僅到達門頭溝王平鎮。“這是永定河生態補水的初步嘗試,官廳山峽通水河長僅有80公里,其中珠窩水庫-下馬嶺水電站和落坡嶺水庫-下葦甸水電站的壩下兩段長期斷流河道實現通水,通過這次補水,初步確定維持山峽段不斷流的最低流量為5-6立方米每秒。同時,通水過程中也暴露出部分過河橋、漫水橋過流能力不足等問題。”王俊文說。

            2019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組織京津冀晉四省市協同聯動,實施流域生態水量統一調度,對永定河進行跨流域生態補水,這一次的補水效果是“濕河底”。通過當年的補水,黃河萬家寨、冊田、友誼等水庫向官廳水庫調水2.7億立方米,實現了祖國“母親河”黃河和北京“母親河”永定河的歷史性“牽手”。官廳水庫下游山峽段108公里全線流動。

            2020年盧溝橋攔河閘首次脈沖泄水,利用人工疏挖誘導分流對河槽進行局部調整,驅動水頭快速推進,打通平原南段“堵點”,京、津、冀、晉水路全線連通,水頭最遠達到天津市武清區,距屈家店樞紐僅23公里。官廳水庫以下形成248公里連續水路,斷流25年的永定河北京段全線貫通。“當時我們跟著水頭走,河北省涿州的村民在右岸看水,北京大興房山的村民在左岸看水,兩岸的很多村民都在歡呼:水來了!水來了!”王俊文回憶說。

            2021年,在北京段全線通水的基礎上,水務部門加快完成小紅門再生水、南水北調中線向永定河補水工程,結合官廳水庫、小紅門再生水等多種水源,累計補水1.11億立方米。利用有限的生態水資源量保障了永定河26年來首次實現865公里河道全線水流貫通入海。

            到今年4月,北京再次啟動永定河春季集中補水。5月12日,隨著天津市屈家店樞紐開閘放水,來自官廳水庫的永定河生態補水水頭匯入永定新河,標志著2022年永定河實現全線通水。這也是永定河第二次全線通水。

            “‘以水開路’,以自然之力打通河流通道;‘用水引路’,以自然之勢重塑河道形態,我們將水量調度與河勢河型調整相結合,在反復試驗中基本驗證了‘濕河底、拉河槽、定河型、復生態’的治河規律和水資源調度技術路線的正確性。”王俊文強調。

            生態持續改善

            吸引多種鳥類安家

            據王俊文介紹,本次永定河春季生態補水在“量級”方面的特點是有水可補,且水量多出1億立方米左右。同時,利用來之不易的水資源,進一步擴大生態補水范圍,增加三家店下游平原段(豐臺、房山、大興)水網生態補水,繼續落實“藏水于地”戰略措施,發揮水資源優化調配效益。

            經過多次補水后,永定河煥發新的活力,有水水域和濕地面積不斷增加,曾經干涸的河道碧波蕩漾、清水長流。這里也成為鳥類新的棲息地,以往不常見的鳥類,比如黑鸛、白鷺、震旦雅雀開始頻頻光顧,在此安家。

            據介紹,下一步,水務部門將擴大共享,進一步加大釣魚平臺、親水平臺設施的建設,增加鳥類觀測平臺,此外,永定河中堤計劃于今年開放,目前中堤的相關配套服務設施正在推進建設。中堤開放后,市民可以沿著親水步道漫步,欣賞永定河河岸風光。

            文/本報記者 解麗 【編輯:田博群】

            標簽:

            上一篇:6月19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新增2例無癥狀感染者
            下一篇:北京昌平新增3例核酸檢測陽性人員 風險點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