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邊固防到興邊富民 臨滄走出新時代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路子
邊地好風光,大美在臨滄。走進村寨看巨變,水電通入了家家戶戶,產業蓬勃發展……處處澎湃著發展的動力,處處洋溢著奮斗的激情。
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臨滄市各族兒女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強邊固防到興邊富民,從邊疆末梢到開放前沿,呈現出邊民富、邊關美、邊疆穩、邊防固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條新時代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邊關黨旗紅守邊固邊筑牢堡壘
臨滄市與緬甸山水相連,有3個縣290多公里邊境線與緬甸接壤。黨的十八大以來,臨滄將強邊固防與興邊富民工程同步推進,邊境村寨發生深刻變化,民生有改善、素質有提升、團結有保障、守邊有動力,邊境群眾過上了更好的日子,成為戍邊守防的重要力量。
7月的孟定壩子,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在南帕河的幾個卡點上,執勤人員堅守一線,對進出車輛及人員進行登記,做好信息排查。
“前方就是緬甸,我們在轄區設置一線卡點,投入50余人。這些人由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小組干部、邊境派出所民警、民兵、群眾組成,形成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疫情防控體系。”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鎮山頭寨村黨總支書記李圖勇介紹,村子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4.6公里,是全縣邊境線最長的村。“先守好國門,才能守好家門,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懂得這個道理。”李圖勇說。現在的山頭寨村,黨員干部帶頭、各族群眾克服困難齊心守邊的生動畫面隨處可見,守邊防線持續穩定牢固。
走進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永和社區國門新村,鮮艷的國旗、黨旗迎風招展。“放牛也是巡邏,種地也是站崗”的守邊護邊意識深入人心。永和國門新村不斷建強聯合黨組織,探索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在黨的領導下,基層組織有力、邊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友愛、治理體系健全的發展路子,讓村寨美、邊境穩、國門靚成為滄源縣邊疆黨建長廊的新時代底色。
長勢良好的小菜園,一應俱全的現代化家電,寬敞明亮的臥室客廳……在耿馬縣賀派鄉澤安新村,家家戶戶嶄新的面貌令人欣喜。
澤安新村是耿馬縣2017年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城鎮化集中安置點,居住著漢、拉祜、佤、傈僳、傣、布朗和哈薩克等民族。圍繞“基礎牢、產業興、環境美、生活好、邊疆穩、黨建強”的目標,澤安新村以“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產業,實現搬遷群眾人均擁有5畝以上產業基地。澤安組組長趙希懷自豪地說:“這些年,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團結互助,未發生一起鄰里糾紛。澤安村各族群眾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大家相互信任、緊密團結、互幫互學、共同發展進步。”
守好“青山”換來“金山”
如今,邊境村寨處處生機勃勃,展現著佤鄉的喜人變化。村村寨寨積極發展產業,各族群眾用智慧和雙手建設家鄉,創造幸福生活。
臨滄之美,美在鄉村。近年來,臨滄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扎實推進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持續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把美麗作為重大事業來干、作為重要民生來辦,不斷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樓房錯落有致,10多米高的戍邊館莊嚴大氣,巡邊木棧道兩旁風光秀麗……走進鎮康縣南傘鎮紅巖村刺樹丫口自然村,邊境小康村的美麗畫面呈現眼前。
在小有名氣的農家樂“賜福山莊”里,女主人張淑榮正忙著招呼客人。“以前我們這里吃水難出行難,日子過得苦得很。”張淑榮笑著說,現在村里建成了觀城平臺、景觀棧道、戍邊館,來這里游玩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游飯,收入也越來越好。
漫步觀景棧道,遠眺原始森林,呼吸新鮮空氣,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野生亞洲象……地處滄源至孟定交通主干道旁的班洪鄉下班壩自然村,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探索出一條一二三產融合的鄉村旅游發展之路。如今,下班壩村正在點亮生態立村、文化強村、旅游興村這三盞“明燈”,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抵邊村寨建設不斷提速,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鎮康縣勐捧鎮岔溝村也在這一過程中煥然一新。“從磕磕絆絆的進寨路到四通八達的二級路,從一個山溝里的邊境村發展到現在的小康村,在‘一村一品’示范帶動下,以千畝油菜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烤煙、油菜花等特色農業,通過‘一地多收’增加了收入,日子越來越紅火。”岔溝村黨支部書記李海軍說,村里成立了強邊固防護寨隊,每次巡邏,看到現代化的村寨、良好的生態環境,幸福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
甘蔗林綠波蕩漾、茶園碧綠似仙境、竹林翠綠如氧吧、堅果串串惹人愛……一項項特色產業鼓起了錢袋子,讓各族群眾過上了好日子。臨滄市不斷把沿邊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邊境的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促進邊境繁榮穩定、群眾安居樂業,讓世世代代守邊人同步奔小康。
邊關活力足
沿邊開放步伐鏗鏘
臨滄是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上的重要節點,云南5大出境通道之一,有1個國家級開放口岸,2個省級開放口岸,1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經臨滄清水河口岸出境到緬甸皎漂港,是中國陸上連接太平洋、印度洋兩大洋最近的陸路通道。
過去,“有邊不活、有邊不富”是臨滄的真實寫照。“一帶一路”和“輻射中心”建設的深入推進讓臨滄從邊疆末梢走向開放前沿。
去年8月8日,中緬印度洋新通道試通首發首個集裝箱自新加坡港起運抵達緬甸仰光港,并過境緬甸于8月16日自孟定清水河口岸入境中國,8月25日在臨滄火車站舉行試通首發專列(60個集裝箱)發車儀式,專列于8月27日到達成都國際鐵路港,新通道的“破冰之旅”如期實現。目前,臨滄已實現孟定清水河口岸至緬甸仰光港72小時公路到達、至成都72小時鐵路到達的物流布局形態。
今天的邊疆不再是偏遠、封閉的代名詞,而是充滿生機、活力迸發的開放前沿——
與緬北地方互訪和商貿交流不斷加強,中緬商務理事會云南聯絡辦臨滄工作站成立;與緬甸臘戍市建立國際友好城市關系,輪流舉辦兩屆緬甸(臘戍)中國(臨滄)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與緬北地區的農業合作不斷深化;對緬輸送電力超過10億千瓦時。中緬共建邊合區核心區有序推進;中緬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鐵聯運試通首發成功并開展了第二、第三批次試運;累計建成跨境金融支付便民服務點19個,全國首筆中緬邊貿銀行間跨境人民幣直接結算業務在臨滄試點成功;邊境地區正在從發展的神經末梢蛻變成拉動臨滄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呈現出勃勃生機。
此外,臨滄加快沿邊村寨邊境商貿物流節點、快遞分撥中心、配送中心、電子商務、加油站等建設,大力發展邊境貿易,破解沿邊村寨有邊不活、有邊不富的窘境。同時,依托孟定清水河、鎮康南傘、滄源永和物流樞紐園區,打造“一口岸多通道”,實現通關便利化,邊境貿易風生水起。
以開放為有力支撐,以產業為持續之基,以綠色為亮麗底色,以鄉村為鮮明亮點,佤鄉各族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做好新時代固邊興邊富民各項工作,在鄉村振興示范區、興邊富民示范區、國家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中擔當作為,交出“風光無限好,大美在臨滄”的精彩答卷。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