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總額超560億元! 上半年險企增資擴股總額達353億
償二代二期”規則今年正式落地后,險企的資本補充需求也隨之提升,截至目前,已有10余家險企相繼發布增資計劃,上半年險企“補血”總額已超560億元。
“補血”總額超560億元
今年上半年,15家險企通過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對外披露增資擴股計劃,包括英大泰和財險、太平洋(601099)產險、國壽財險、中荷人壽等,增資擴股總額達353.6億元。此外,今年5月,渤海財險擬引入戰略投資者,擬新增注冊資本0-21億元。目前,已有部分計劃獲批,但仍有不少已發布的計劃尚待落地。
從資金來源看,多數險企為老股東增資,僅個別險企引入新投資方。還有少數險企通過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的方式進行增資。
此外,今年上半年,9家險企成功發行資本補充債券,合計發債211.5億元。
其中,太平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分別獲批發行額度5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并列年內獲批發行的資本補充債券最大額度;北京人壽、人保健康、建信人壽、國聯人壽、國任保險、招商局仁和人壽、北部灣財險獲批發債金額分別為5億元、30億元、20億元、10億元、30億元、11億元、5.5億元。
整體來看,上半年險企補充資本總額超560億元。由于目前仍有不少尚待落地的資本補充計劃,因此,業內人士認為,預計下半年險企資本補充水平仍將處在高位。
增資渠道多樣出“新”
從增資的資金渠道來源看,今年以來已獲批增資或公告擬增資的險企中,除中郵人壽獲批引入新股東友邦保險以及中韓人壽計劃新引入股東增資外,其余增資大多來自老股東。
此外,今年也有險企通過“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金”或“任意公積金轉增資本金”的方式實現增資,如英大財險、太保財險等,這種方式在往年并不常見。
其中,英大財險6月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未分配利潤中的35億元轉增資本,按股東實際出資額及持股比例進行轉增,轉增后股東持股比例無變化,該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至66億元。
同樣在6月,太保財險則是將以任意盈余公積金向全體股東轉增股份約4.78億股,合計金額約1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發布增資計劃的多家險企此前已多年未增資。例如,都邦保險上次增資是在2012年8月;匯豐人壽上一輪增資是在2013年3月;平安養老上一輪增資還是在2015年,距離今年再次啟動增資已將近7年時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保險業進入轉型深水期,僅靠增資擴股發債很難從根本上破解險企資本困局。長遠來看,險企應該通過自身盈利來增加其資本實力、提升償付能力,減少外部“輸血”,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償二代二期”帶來資本壓力
自從“償二代二期”規則今年開始全面實施后,保險公司不僅面臨償付能力壓力,同時也有的資本補充的需求。
有業內專業人士認為,保險公司有較強增資需求,一方面與業務發展相關,尚未形成內生性發展模式的險企需要持續增資,以保持償付能力充足;另一方面也與償二代二期規則今年一季度實施有關。
其中,上市系險企主要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而部分中小險企則面臨資本不足而出現資本補充需求。目前,部分險企已向監管部門申請了過渡期政策,將逐步實行新規則,確保平穩過渡。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