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業界 > > 正文

            “公園+”勞動公園 鐵西區最大綜合性公園帶動周邊產業用地發展

            2022-07-04 15:42:45來源:沈陽網

            “數著日子盼著呢!”雖然一早下起細雨,絲毫無阻勞動公園“鐵粉兒”的腳步,成群結伴來“探班”。

            歷時4個月“精修”后,勞動公園有啥變化?

            勞動公園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積35.3萬平方米,湖面面積2.8萬平方米,是鐵西區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此次升級改造,主打“城園一體化”,改造后的勞動公園集城市形象展示、市民休閑活動、生態環境撫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成為引領鐵西區城市更新發展的核心公園。

            鐵西區城管局局長張平介紹說,充分征集市民意見后,改造從文化特色、生態品質、便民服務等多方面入手。重新梳理路網等級,將行人與非機動車行駛功能分離,重構游憩功能空間,形成面貌一新的城市景觀界面。根據不同人群對公園使用空間的需求,對應調整場地服務設施分配,共生共融,增加城市公共空間吸引力,打造“公園+”,帶動周邊產業用地發展,打開公園自身可持續運營的城市開放空間。

            變化2

            “動靜相宜”

            此次改造新建人行步道9600平方米、跑步道6210平方米。將人行道融入公園內,出入口與公園內二級園路順暢接駁。人行道寬度3-5米,長度2400米;跑步道寬度3米,長度2070米。沿路結合擋墻設置座椅,有效分流健步走活動等游人團隊。公園主景觀入口3個、應急車行入口2個、次入口19個。

            勞動公園還新建了一個300平方米的游客綜合服務中心,與現有公園管理處形成功能互補。游客驛站4處,為游人提供自動存儲、飲品購買、書籍借閱服務。

            變化3

            “全齡友好”

            勞動公園針對不同使用人群,構建了10類功能性活動場地,包括運動場地(網球場、乒乓球場、籃球場、門球場)、智慧互動健身場地、滑板場地、兒童攀爬探索活動場地、秋千園、親子傳聲園、康復園、感統平衡園、太極園、雨水花園等,各具特色,滿足全齡段人群使用需求。

            在最受歡迎的兒童活動場地,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發育特點,設置了適宜0-3歲孩子的親子園;3-6歲孩子活動的傳聲園、秋千園、迷園;6-12歲孩子的攀爬探索園。周邊安放休息座椅設施及警示牌,地面采用色彩豐富的EPDM塑膠彈性路面,保證使用安全的同時,增加趣味性。

            變化4

            移步換景

            此次改造,栽植常綠及落葉喬木800余株、落葉灌木400余株、綠籬及地被植物面積約8萬平方米。新增植物50余種,90%為鄉土植物,10%為新優品種。在保留現狀林木本底的基礎上,注重“延綠添彩”,著重打造以秋色彩林為特色的園街一體外環植物景觀和以春夏觀花植物為特色的山、湖、林、園公園內部植物景觀。

            在雨水花園,一個六角形木平臺格外引人注意。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原為廢棄的混凝土水池。本次改造設計六角形木平臺結合下凹綠地,配植千屈菜、沙地柏等旱濕兩生植物,匯集周邊雨水,過量雨水自然匯入排水管網,發揮城市公園綠地蓄、滯、存、滲雨水的彈性功能,消納公園自身雨水,緩解城市排水壓力。可以為鳥類和兩棲類動物提供一片自然生態棲息地,也可作為小學生的自然認知科普場地。

            今年鐵西區將再新改擴建云溪湖、仙女湖等10處公園廣場,再建200個口袋公園。

            標簽: 勞動公園 鐵西區城市 可持續運營 生態環境

            上一篇:打通法治惠民沈陽首家社區“法治超市”揭牌開業! 化解矛盾保障居民的合法權益
            下一篇:和平區文安路社區“點長”與小區聯動激活“紅色細胞” 讓老舊小區散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