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 正文

            用工節省三分之二 時長縮減近一半 全省首臺自動化移動育秧工作站驚艷亮相

            2023-05-25 11:27:09來源:今日鎮江


            (資料圖)

            日前,在2023年鎮江市“三夏”農機化工作部署暨水稻智能化育秧現場觀摩培訓會上,江蘇省首臺(套)自動化移動育秧工作站吸引了眾多農戶的目光,該工作站將為推進水稻機插秧覆蓋率、助力保障糧食安全發揮積極作用。

            在演示觀摩現場,由無錫九眾九機器人有限公司為用戶量身定制的工作站平穩有序作業,秧盤輸送、鋪土、壓實、播種、覆表土、灑水、平土等工序一氣呵成,僅需8秒,4盤秧苗已被整齊擺放在指定位置。簡單計算可知,原本種植3000畝的9萬盤秧苗需要傳統育秧流水線16個人20天才能完成,而使用該工作站后,僅需5個人13天即可完成。緊接著,叉車將擺放整齊的秧盤叉到田邊進行疊盤暗化;暗化好的秧盤通過長距離無立柱秧田用秧盤輸送機運至田間。據現場專家介紹,以往搬運秧盤至田間環節需要十幾個工人,如今,機械傳送軌道流水搬秧的方式只需要田邊和田里各站一個人,大大節省了人工,提高了作業效率。

            “自動化育秧工作站和長距離無立柱秧田用秧盤輸送機,很好地解決了農忙期勞動力不足、人工成本貴、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同時,用工量減少2/3,按人工費每人每天100元計算,僅育秧環節合作社每年可以節省2萬元。”句容市寶華鎮倉頭村強民稻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賢財表示,有了移動式育秧工作站,合作社下一步計劃為周邊用戶提供代育秧等社會化服務。

            好機械還得有好技術配套,才能在農業生產中產生“1+1>2”的效果。當前,多地出現了直播稻面積增多的現象,為此,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邀請了金壇區農機化技術中心主任許高權,圍繞水稻微噴灌育插秧技術內容進行技術培訓,介紹育秧、機插秧、測深施肥等機械化育插秧新技術新裝備,讓農戶充分認識直播稻生產存在的風險和直播稻面積擴大帶來的隱患,為全力推進水稻生產發展、落實“推技術、提單產”的工作要求打下堅實基礎。

            市農機推廣站負責人表示,農業科技裝備是農業發展的強有力支撐,作為農機推廣部門,要緊跟農業生產向規?;C械化、智能化、數字化轉變的發展方向,深入推進科技興農。接下來,市農機推廣部門將加強油菜和小麥機收減損、水稻機械化育插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技術服務指導,保障夏季生產農機高質量作業,為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強市持續發力。

            標簽:

            上一篇:蘇奧傳感:目前公司的產品都是應用在汽車上面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