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速訊:火山口飛來一只火鳥兒
作者:郭雪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只鳥兒,出現在我們車的一側。
它小巧的灰紫色身子,時而高飛,時而低伏,一陣大風吹過,以為它逃逸了,可不一會兒,它又哧溜一下出現在車窗外。
我好奇,難道它也跟我們一樣,要去那聞名遐邇的烏蘭哈達火山?
很渴,車上忘了帶水,曠野上不見村鎮。我摸了摸兜里的一顆梨,那是早餐時從桌上匆匆抓來的,到了口渴至極時可拿它救急。
那只鳥兒,依然在不遠處飛著,它的翩翩姿態如舞者般,似乎很快樂。它的出現,給枯燥的旅途平添了諸多想象。我暗自問,鳥兒啊,你如此悠閑地逆風飛翔,是去覓食、尋偶、歸巢,還是迷失了方向,只好跟隨我們人類去尋覓一條出路?
在它斜飛時,我發現其腹部有一片明顯的褐紅色,翅膀和脊背則是鐵灰色和紫色。我叫不出它的名字,暫且文學化地稱它為“火鳥兒”吧。欣賞著它堅毅的飛行,我悠悠然地想起了它的祖先。
鳥,是比人類出現得更早的物種。離這里不遠的紅山文化帶,和在這里發現的烏蘭察布巖畫及諸多禽鳥化石,都讓科學家考證確定,距今約1.3億年前的白堊紀,此地有鳥類生存,被命名曰“彌曼始今鳥”。紅山一帶還出土了諸多古玉雕刻的鳥類物件,玉鷹、玉鸮、玉鴿、玉鳳等等,美不勝收,足見自古以來人們對鳥兒的喜愛。
窗外飛翔的那只火鳥兒,也許就是“彌曼始今鳥”的后裔吧,繼承了祖先的浪漫和頑強。
過了一會兒,窗外不見了火鳥兒的身影,或許,跟我一樣口渴,找水去了吧。路邊坡地上,有積雪成冰,在陽光下閃耀,它的鐵喙可去啄兩口。
我們乘坐的車,戛然停下,烏蘭哈達火山展現在我們眼前。
同行者歡呼著奔向火山,我想去買水,可正值寒冬淡季,少有游人,車廂式售貨部鎖著窗口。遙望著蜿蜒而上的長長的木棧道,只得從兜里掏出那顆小鴨梨咬了一口。
烏蘭哈達火山在前邊聳立著,天空晴朗得如一面明鏡,湛藍而遼闊。我抓緊邁步,跟上大伙兒的腳步,沿著那條從山根起始的木棧道緩步而上。棧道如一條長龍,曲曲彎彎,一直連接到近千米高的火山噴發口。整座火山,模樣酷似日本著名的富士山,巍峨而壯觀。
腳踏著一億多年前形成的這座火山,心里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當地人介紹說它最近一次噴發距今有6000萬年了。遠遠望去,六座形態各異的火山連成一線,大多形似圓錐,這是在蒙古高原南緣發現的唯一全新世有過噴發的火山群,是一處天然火山博物館。離此不遠處的察右后旗草原上,有一個美麗的湖泊叫白音淖兒,因是白色鴻雁的棲息地,也稱白雁湖。據說火山爆發后熔巖流到那一帶,導致湖水堰塞,變得更加浩渺無際,成為白雁和其他鳥類的天堂。
年輕些的朋友們跳下棧道,在雪坡上嬉戲、拍照,并直接從近處爬上去。我是最后一個登上火山頂的人,展現在腳下的火山口大坑如一口碩大的鍋,我們站立的位置恰是大鍋的上沿山崖。凹陷下去達幾百米的鍋底圓坑呈灰白色,底部還有一個小坑。那里已見人影綽綽,早有人下到鍋底探秘了。朦朧中,眼前似乎閃現火紅色的巖漿從那坑里噴薄而出的畫面,轟轟隆隆,浩浩湯湯,燒紅了天空,吞沒了大地。那是何等的氣勢,何等的摧枯拉朽,令人驚駭。
火山頂上,嗚嗚吹來的風很硬,打在臉上如刀刮過一般生疼。佇立在空蕩蕩的火山口,不禁想,沉寂了6000萬年的這座火山該是何等寂寞。
此時,火山坑底傳來歌聲,那里已經聚集了更多人,圍著鍋底的小坑載歌載舞。少數民族作家歌唱生活,歌唱大自然,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與山水自然融為一體,是他們不變的追求。
“他們可別把火山坑給跳噴發嘍!據說這是一座年輕的活火山,正處在活躍期呢!”有人打趣道。
我又想起那只伴隨我們來的火鳥兒。冥冥中有種感覺,這里應該有它的巢窩。我茫然四顧,把一直攥在手心里的幾粒梨籽兒,撒向空中。
倏地,只聽兩聲啁啾,從旁側灌木叢里飛躥出一鳥兒來——正是那只火鳥兒!它張開美麗的鐵喙準確地叼住了那幾粒梨籽兒,迅疾無比。我目瞪口呆,天啊,你果然藏身在這里,筑巢火山巖上,守護祖先的發祥地,除了你,還有誰更適合做這里的主人呢!
天地間,萬物皆有靈。
紅色的火山鳥兒,正是自由和生命的精靈。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20日?16版)
標簽:
- 01 今日聚焦!京津冀等北方10余省份降雨將至 速看雨水進程圖!南方高溫熱浪到底何時結束
- 02 環球新動態:文明之美看東方|當“海昏侯”遇見“兵馬俑”秦漢文明如何“隔空”對話
- 03 全球快報:江西省國資委回應國企員工炫耀一事:已責成涉事國企了解核實
- 04 微頭條丨日本發現該國首例猴痘確診病例
- 05 【世界新要聞】又一高校招13名韓國博士?最新消息
- 06 全球短訊!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擬于8月竄訪臺灣 外交部嚴詞回應
- 07 今日訊!唐山學院聲明:不存在網傳的“招生遇冷”情況
- 08 【天天新要聞】塞爾維亞貧鈾彈受害者起訴北約 檢測顯示受害者血液鈾含量超標數百倍
- 09 世界視點!首屆北京文化論壇今日開幕
- 010 世界速訊:廣東廣州發布高溫紅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