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世界快訊:分析報告顯示:京滬國際人才樞紐地位凸顯

            2022-08-28 05:54:40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孟歆迪

            8月27日,《2022“理想之城”全球高水平科學家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浦江創新論壇成果發布會上發布。報告顯示,北京、上海位列全球高水平科學家集聚城市前5位,國際人才樞紐地位凸顯。

            為研究中心城市在全球科技創新人才網絡中的人才集聚形態、樞紐效應及發展態勢,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委托施普林格·自然集團開展了《報告》調研,對20座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近年來涌現的高水平科學家及其學術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關聯研究。本期報告是《理想之城》系列研究報告的第六期,以覆蓋近10年時間,總計超過70萬條翔實的第一手科技統計數據為依據,注目高水平科學家與科技創新中心城市之間緊密的共生發展關系,俯瞰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全球高水平科學家的涌現與遷移大趨勢,前瞻全球創新城市網絡中正在崛起的人才高地景象。


            (資料圖)

            京、滬高水平科學家人數躋身前五

            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21年北京、上海、紐約、倫敦、波士頓高水平科學家人數位列全球20座主要城市前5位,香港、深圳分別排在第10、14位。北京、上海近年來已初步形成高水平科學家集聚全球高地。

            對分布在全球20座城市中的高水平科學家2012年到2021年逐年度統計分析結果顯示,10年間,高水平科學家人數增加最多的前五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倫敦、紐約和深圳。2021年北上港深高水平科學家總計人數達到2012年的約3.5倍。上海2021年比2012年高水平科學家增加了8000多人,總人數超過2012年的3.8倍,近年來更顯示出了人才進一步加速匯聚的良好趨勢。

            京、滬人才樞紐效應顯著

            對2012年到2021年全球20座主要城市的“自然指數”期刊論文作者地址信息進行的追蹤分析結果顯示,2012年到2021年全球20座城市中,北京、上海、紐約、深圳、波士頓居于最主要的人才流入城市前5位。其中北京高水平科學家流入人數超過3000人,上海也接近2500人。北京、上海高水平科學家集聚總量、流入和流出數量均居全球20城市前列,體現了顯著的人才樞紐效應。

            根據2018年到2020年“自然指數”收錄的全球20座城市科學家高水平論文綜合統計分析結果,全球20座城市科研成果產出排名前5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紐約、波士頓、舊金山、上海。香港、深圳分別排名20城市的第13、15位

            全球成果產出前10名城市中包含4座東亞城市(北京、上海、東京、首爾),4座美國城市(紐約、波士頓、舊金山、洛杉磯)和兩座西歐城市(巴黎、倫敦),明顯呈現了全球科技創新人才集聚的東亞-北美-西歐地域大三角態勢。

            在《報告》基于截至2017年統計數據的研究中,北京僅有化學、物理和工程技術3個領域,上海僅有化學、物理2個領域在本市成果產出占比中超過10%。而本年度報告的2018年到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北京成果占比超過10%的領域已達到5個,上海也有4個,體現出近年來北京、上海在學科發展均衡性上有了顯著的改善。

            京、滬高水平科學家已形成各具鮮明特色良好發展態勢

            北京高水平科學家集聚、引領輻射效應顯著。北京的高水平科學家集聚總人數和Top2000頂尖科學家集聚人數均排名全球20座城市第一位。自2012年到2021年,以“自然指數”期刊作者為指標統計的北京高水平科學家總人數從7552人增加到23838人,增幅215.65%。北京科學家年度發表的“自然指數”期刊論文總影響因子增幅達到423.02%。

            上海人才樞紐地位凸顯,海外人才吸引力突出。自2012年到2021年,上海高水平科學家人數從2940人增加到11215人,增幅281.46%。上海科學家年度發表的“自然指數”期刊論文總影響因子增幅達到449.52%。從高水平科學家國際流動態勢看,2012年到2021年上海從發達國家中心城市引進的人才數量普遍多于流出的人才數量,體現了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其優良的創新平臺和創新環境對全球人才產生的強烈吸引力。

            但同時報告也指出,與中國城市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中心城市引進高水平科學家的來源顯得更加多元和平均,體現了這些城市對于全球人才的普遍吸引力和開放包容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其是世界級高水平人才高地城市的重要特征。與發達國家中心城市相比,中國城市在全球人才來源的多元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8日?04版)

            標簽: 分析報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