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世界今頭條!【二十大代表風采】趙亞夫:赤誠之心 服務三農

            2022-10-01 05:37:23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二十大代表風采】

            光明日報記者 劉已粲 蘇雁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志誠

            仲秋,在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已經收割過首茬的有機越光水稻,再次抽出稻穗。


            【資料圖】

            趙亞夫?資料圖片

            “戴莊村種植越光有機再生稻已經有四個年頭了,在第一季水稻收割后,稻樁會重新發苗、長穗。預計第二季水稻將在11月中上旬左右迎來收獲。”看著自己指導耕種的稻田,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江蘇省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趙亞夫介紹。82歲的他,至今仍保持著每周兩三天赴戴莊農田現場指導農戶的習慣。

            不只是水稻,草莓、葡萄、有機桃……趙亞夫的農業科技項目送到哪兒,致富的種子就播到哪兒。他堅持不收指導費用、不搞技術入股、不當技術顧問的“三不”原則,發展出很多10萬元戶、50萬元戶、百萬元戶。

            如今,在江蘇省句容市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致富、找亞夫,找了亞夫準能富”。樸素的話語里,是農民對趙亞夫最誠摯的信任。

            1966年,趙亞夫在“雷鋒精神”感召下入黨,立下“為農民服務一輩子”的初心。數十年來,他用一雙扎根田地的腳,一顆緊貼農民的心,一個“讓農民收獲滿屋財富”的夢想,踐行著自己的初心使命。

            數十年如一日,趙亞夫奔走于田間地頭,不斷探索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途徑,為農民實現不離開土地也能過上好日子的夢想。

            他每年為農民義務講課上百次,手把手指導農戶超千家,編寫實用科技讀物超百萬字,培訓農民超30萬人次。在他的手機里,存有幾百個農民的號碼,群眾把他的手機當作“農技110”服務熱線,隨喊隨到,風雨無阻。

            2002年,趙亞夫從鎮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退休后,主動請纓,以一名農技專家的身份前往當時茅山革命老區最貧窮的戴莊村,不拿報酬指導村民脫貧致富。

            2006年,趙亞夫牽頭成立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統一服務。組織村社干部相互交叉任職,形成了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社協同”,解決了千家萬戶小生產無力對抗千變萬化大市場的難題,重建了農民對腳下土地的信心。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趙亞夫常念叨起這句話。

            不只是在江蘇,趙亞夫還積極投身5省7村的扶貧工作,培訓的8326名致富帶頭人創業成功率83.5%,累計減貧3萬余人。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深愛農村這片土地,這輩子一定要為農民實實在在做些事。”趙亞夫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爭取3到5年時間里,‘戴莊經驗’能在鎮江市100多個村全面推廣,讓生物多樣性農業帶領農民走出綠色發展的致富之路。”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01日?03版)

            標簽: 二十大代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