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熱門:集中國歷代繪畫精品之大成

            2022-12-13 08:33:50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資料圖片)

            作者:李 一(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之美術圖書。回望歷代美術圖書的匯編纂輯,前人已有不少成果,如清代的《佩文齋書畫譜》,二十世紀初的《神州國光集》等。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成果漸多,出版有《中國美術全集》《中國書法全集》《中國古代書畫目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繪畫全集》等大型美術圖書。而新近出版并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示編纂成果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則是在前人纂輯成果基礎上的進一步發揚、光大和超越,是集繪畫研究、整理、出版、傳播于一體的超大型綜合工程。

            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展廳內景。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作為新時代美術出版的輝煌成果和標志性的文化事件,“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集中國歷代繪畫精品之大成,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這一文化工程從選題策劃、編纂出版到傳播推廣,體現了組織者、編纂者的大胸懷、大手筆、大視野與大格局。從某種意義上說,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在美術出版史上是一次超越,其規模之大,匯聚藏品之多,選取作品之精,令人贊嘆。將海內外260余家文博機構的萬余件中國繪畫藏品匯聚在一起,在世界范圍成功搜集、梳理、出版超大規模的繪畫圖像文獻,確屬前所未有之集大成,也只有在走向盛世的新時代,才能出現這樣的奇跡。

            由于種種原因,近現代以來,諸多中國古代繪畫精品流失海外。尋找散落世界各地的古代繪畫精品,全面呈現中國繪畫的發展脈絡,深入研究繪畫藝術對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現,是美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由于整合力度不夠,近年來的古畫研究較為零散,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的編纂者克服種種困難,通過各種渠道整合畫史研究資源,想方設法使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繪畫精品得以團圓,又以美術史學家的眼光,研究歷代繪畫創作的原生態和作品流傳的來龍去脈,通過努力,使許多分散各處的組畫得以團聚,讓那些遠隔重洋的名作回歸原來的譜系。尤其是名家的“雙胞胎”“多胞胎”作品及相似名作的匯聚,為研究畫家的創作狀態和創作過程、研究作品的流傳提供了翔實的依據,為今后編寫中國美術史和中國文化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更值得稱贊的是,出版和展覽相結合、平面和立體相結合、閱讀與觀摩相結合的傳播推廣方式。“大系”在完成圖書的編纂出版環節后,轉向展覽的傳播。“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將具有代表性的歷代繪畫精品以時間為軸進行呈現,并展現這一文化工程本體的研究、出版歷程,同時在展廳開辟畫集閱讀空間,為每件展品配備二維碼鏈接進行詳細介紹。觀展與閱讀的體驗相互交融,歷代繪畫精品的展示與歷代繪畫全集圖書的陳列相得益彰,營造出情境式的互動體驗空間。由出版走向展覽的傳播方式成為全新的嘗試,運用先進科技,通過視、聽、觸、嗅等多感官交互裝置,引領觀眾走進畫中,感受中國藝術之美,領會中華民族的美好理想與精神追求。

            (稿件由光明日報記者陸健采訪整理?圖片由浙江大學提供)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13日?09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