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抗美援朝老兵的戰火印記

            2023-07-09 05:56:37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電影《長津湖》一經上映,這些臺詞就在網絡上刷屏獲贊。中國人民志愿軍譜寫的英雄贊歌唱響中華大地,而現居安徽合肥的攝影家張崇岫就是電影的原型人物之一。他多年前在戰場上拍攝的膠卷底片上,那些精彩的影像仍清晰可見。

            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士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士們在炮火和風雪中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950年冬,張崇岫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并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政治部攝影組組長。他是長津湖戰役的參與者,更是記錄者。歷史上,長津湖之所以成為美軍的“死亡之湖”,恰恰在于它是一場敵我雙方裝備懸殊情況下逆戰而來的勝利。提起交戰那一刻,張崇岫說:“美軍有先進的重武器裝備,我們只有手榴彈、步槍,沒有別的東西,只有勇敢。”

            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士們冒著炮火和敵人的阻擊,涉水強渡昭陽江。

            長津湖戰役勝利后,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在咸興港勝利會師。

            勇敢,不僅僅體現在戰斗中,也體現在攝影上。張崇岫常說:“搞攝影要膽子大,我的膽子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鍛煉出來的,哪里槍響就往哪跑,才能拍到鏡頭。”談及槍林彈雨,他說:“不知道哪一顆子彈會碰上自己,但是我有一個信念——我能躲掉!這就是戰爭,如果你害怕,就根本沒有辦法接近它,更別提拍照片了。”

            中國人民志愿軍女戰士與朝鮮人民軍女戰士一起跳舞聯歡。

            正是張崇岫的勇敢,讓如今的我們看到了一張張抗美援朝戰場上彌足珍貴的歷史瞬間。在這些照片里,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齊膝深的雪地里行軍的畫面;看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趁著夜色趕到預定作戰點,神不知鬼不覺地在雪地里隱身埋伏的畫面;看到了一群模糊不清的人影仿佛從天而降一般,迅速向敵方陣營聚攏的畫面;看到了戰士們打得美軍丟盔棄甲,在坦克上舉手投降的畫面……

            在朝鮮江口洞,美國陸軍坦克隊士兵向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舉手投降。

            張崇岫冒著生命危險記錄下抗美援朝戰場的全貌和許多不可復制的瞬間,他的每一個鏡頭都冷靜地對準戰場,他的每一次聚焦都朝著炮火的方向。這些在戰火中熔鑄、穿越歷史煙塵而來的珍貴影像,定會成為被后人永遠仰望的精神高地。

            (撰文:唐瑜,攝影:張崇岫)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9日?11版)

            標簽:

            上一篇:浦東新區發布產業數字化躍升計劃三年行動方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