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 > 正文

            從“火龍果”到“開心果” 大連李官鎮葡萄采摘進入收尾階段

            2022-09-21 11:20:56來源:遼寧日報

            眼下,大連瓦房店市李官鎮的葡萄采摘進入收尾階段,盤點一下收入,孤家子村葡萄種植戶呂寶玉心里樂開了花。今年,當地土專家于福運手把手地傳授葡萄栽培技藝,呂寶玉的4畝陽光玫瑰葡萄產量達2.5萬斤,收入50余萬元,還有3畝葡萄明年也將結果。而就在兩年前,因為欠缺經驗,他家的7畝葡萄大棚入不敷出。

            李官鎮是大連市最北的鄉鎮,20多年前,這里的人們開始栽培葡萄,但受品種、技術以及設施和資金等因素限制,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葡萄生產的每個環節、每個時期,都出現了一些令人上火的事,農民一度把葡萄稱為“火龍果”。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李官鎮大力扶持葡萄特色產業發展,經過調研和請專家會診,他們找到了制約葡萄產業發展的瓶頸,制定了“去火”的方法——請省農科院和大連市農科院的專家到李官鎮授課指導,去“栽培技術瓶頸”之火;培養土專家,去“遠水難解近渴”之火;給農民提供設施農業建設貸款,去“資金缺乏”之火;興辦有機肥業,就近解決農民需求,去“葡萄品質提升難”之火;注冊“中國瓦房店優質葡萄之鄉”,去“品牌影響力不夠”之火;發揮黨員模范的帶頭作用,培養新品種葡萄栽培帶頭人,去“品種落后”之火。

            瓶頸被打破后,李官鎮以葡萄栽培為主的特色產業快速走上正軌。目前,全鎮葡萄栽培面積達1.5萬畝,以品種新、品種全、產量高、品質好領先于遼南乃至全國。全鎮年葡萄總產值在6億元左右,人均收入2.2萬元。豐厚的收入,使葡萄在老百姓心里從“火龍果”變成了“開心果”。

            守家在地就能發家致富,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回鄉創業。2020年,南溝村的李忠威回鄉創業,在于福運的幫助下,扣了7.5畝葡萄冷棚,栽培“陽光玫瑰”和“夏黑”兩個品種,今年收入35萬元,超過以往七八年的打工收入。

            葡萄栽培特色產業帶動了李官鎮相關業的發展。每當葡萄成熟季節,葡萄收購大軍和鄉村游愛好者就會大量涌入李官鎮,民宿、賓館、飯店、海濱旅游隨之火了起來,一些投資者也紛紛來到李官鎮投資或開辦企業。

            標簽: 大連李官鎮葡萄 葡萄種植戶 葡萄大棚 葡萄之鄉 鄉村振興戰略

            上一篇:助力外貿保穩提質 張家港農商銀行昆山支行“外貿貸”獲成效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