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訊:德記者:“回德國后,我立刻就開始想念中國”
參考消息網8月28日報道 德國《商報》網站8月24日刊登題為《北京哪些地方比柏林先進》的文章,通過對比,記者講述了中國數字經濟的強大和便利性。全文編譯如下:
當我時隔三年再次在德國購物時,我感到十分震驚。售貨員問我,用信用卡還是現金支付?我回答,用卡。然后我把信用卡放上讀卡器,搞定。我甚至不需要輸入密碼,而且這只是一筆幾歐元(1歐元約合6.85元人民幣——本網注)的款項。
(相關資料圖)
在咖啡廳、餐館或街角的超市都是如此。我只在建材市場碰到過一位抱怨我為什么連17歐元都不能用現金支付的售貨員。
現在我眼中的德國已經在數字化方面前進了一大步——不僅體現在支付方式上。可能我的印象不準確,可能德國之前就已經可以數字支付,但無論如何,現在的情況引起了我的注意。
當然,德國的數字化程度還是不能與中國相比。在中國,我大多數時候都用微信支付,和別人一起吃飯之后還能用微信群收款。
回到德國之后,我立刻就開始想念中國強大的服務業。在那里,無論我需要什么,都可以在微信里找到聯系人:想要鮮花時,就給花店老板發消息,他會在幾小時后將一束鮮花送上門來。
在北京,如果一位朋友忘了把書還給我,她就會找一個送貨人員把它送來;如果我想買包裝禮物的緞帶或相框,我絕不會費力氣跑去一家商店,而是寧愿在無邊無際的淘寶網上逛幾個小時,找到合適的商品后再讓快遞送上門。
我不是唯一使用這些服務的人:北京和上海的大街上擠滿了騎手,配送的東西五花八門——從一杯咖啡到電飯煲,應有盡有。
而在德國雖然也可以通過網絡購買服務——我們就是在一個網站上找到了新的遛狗員,但服務種類還是比中國少得多。
此外在深圳等城市,無論是公交車還是出租車都早已使用了電動汽車,但在德國,即便是柏林這種大都市的街道上也見不到幾輛電動汽車,公交車也還在使用柴油發動機。在這方面德國完全可以向中國取取經。
圖說:北京街頭的外賣送餐員(新華社)
標簽: 北京哪些地方比柏林先進
- 01 新資訊:【津云鏡頭】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天津準備好了!
- 02 中原海松資本丁海松,2022年中企多地上市是趨勢
- 03 環球簡訊:熱評丨“愛心冰柜”見證愛心接力
- 04 全球資訊:月餅“綁定”紅酒身價暴漲?發改委整治“天價”月餅新花招
- 05 世界熱門:北京朝陽消防:今天下午北京中信大廈將舉行消防演習
- 06 精選!中國射擊隊公布世錦賽參賽名單 東京奧運會冠軍楊倩落選
- 07 每日熱門:美媒:無論是誰在烏克蘭獲勝,美國都已經輸了
- 08 每日訊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6次會議將于8月30日至9月2日召開
- 09 奇瑞“DP-i智能混動架構”力作!瑞虎7 PLUS新能源驚艷成都車展
- 010 當前關注:菜籽油、花生期權26日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