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焦點精選!國慶假期出行,這份安全提示請收好→

            2022-10-01 15:47:48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慶假期

            外出游玩、走親訪友

            要把安全記心間


            (資料圖片)

            這份假期出行安全提示請收好

            ↓↓↓

            進入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時應該注意什么?

            1.先注意觀察安全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安全門,牢記箭頭指示的疏散方向。

            2.不要隨意將未熄滅的煙頭等易引起火災的物品扔在垃圾桶、綠化帶或過道上。

            3.遇到火災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盡量用浸濕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捂住口鼻,彎腰低姿前行。如果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4.遇到事故時,應根據工作人員引導進行疏散,不要相互擁擠,以免發生擠壓踩踏事故。

            在車站遇到擁擠踩踏應該如何保護自己?

            1.發現有大批人群朝自己過來,應盡量避開,躲在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墻角下,等人群離開。

            2.一旦進入人群,不要在人流中停下;不要逆人流行進,否則易被推倒;不要貿然提鞋、彎腰撿東西、系鞋帶,要保持鎮定并穩住重心防止摔倒。

            3.人群異常擁擠時,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

            4.一旦摔倒,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側躺在地;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設法靠近墻角。看到別人摔倒,不再前行,大聲呼救,告訴后面的人不要靠近。

            乘坐火車、高鐵等交通工具應該注意什么?

            1.上車后要全面熟悉列車消防設施和通道,清楚自己所處位置,知曉列車乘警聯系方式,做到意外發生時“求救有門”。自覺提高消防意識。如果發現自己所在車廂存在安全隱患,要積極向列車工作人員反映。

            2.乘車中如發生火災,千萬不要驚慌,更不要堵塞車廂通道,要積極配合列車工作人員開展撲救火災、運轉傷員等工作。

            3.不乘坐超員的列車,并按照規定使用列車上的各種設備。乘坐高鐵動車時嚴禁吸煙(包括洗手間),如吸煙將引發列車降速和臨時停車,違法行為人將被處以治安拘留、罰款等措施。

            4.如遇列車出現急剎、晃動、顛簸或向一側傾倒時,做好防護措施,不要亂跑,雙手抱頭,屈肘護好頭,當心可能掉下來的行李;面朝車頭的乘客,趴到前面的椅背上;背朝車頭的乘客,屈膝抬腿護住胸腹;挨著桌子的乘客蹲到桌子下面,防止撞擊;廁所里的乘客,背朝車頭、靠墻、抱頭屈膝坐在地上。

            5.車廂中的緊急逃生窗(帶紅圈的玻璃窗)旁邊配備了安全錘,發生意外時,可使用安全錘敲擊緊急逃生窗紅色圓圈提示位置,將窗戶擊碎后快速疏散。

            安全行車攻略

            1.檢查車輛安全

            出行前,要全面掌握車輛狀況,檢查好輪胎氣壓是否正常、車燈是否明亮、電控系統是否存在故障、油箱汽油是否充足、備用工具箱、駕駛證、車輛維修手冊是否都攜帶。

            2.請勿疲勞駕駛

            任何時候都要對疲勞駕駛說“不”,行車過程中,司機最好每4個小時休息一次。

            3.拒絕酒后駕車

            酒后駕車十分危險,由于酒精有麻痹作用,會導致人的手、腳觸覺降低,無法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和方向盤。同時,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會降低,無法正確判斷車距和速度,容易引發車禍。

            4.系好安全帶

            “安全帶”就是“生命帶”,規范使用安全帶,發生交通事故時,可以減輕傷害。

            5.行車勿玩手機

            開車看手機,司機的視野會變窄,對外圍視覺的感知能力會降低,對駕車形成較大阻礙。同時,開車看手機,對車速的控制、車輛的通行、車距的把控,都有較大影響。

            6.合理安排行程路線

            出行及返程高峰車輛增多,易導致交通擁堵,建議大家盡量錯峰出行,避開擁堵路段。如遇高速公路車多緩行時,請排隊按順序通行,不要違法占用應急車道,以免影響救援車輛通行。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