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中程導彈緊盯熱點地區
綜合編譯 張貴余
美國與俄羅斯的《中導條約》于2019年作廢以來,美國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希望在中程導彈領域取得突破。美國陸軍基于成熟技術,搶先推出了代號“堤豐”的武器系統,并期望它盡快在包括亞太在內的熱點地區形成實戰能力。
(相關資料圖)
新型發射系統即將形成戰力
6月底,美國陸軍“快速能力與關鍵技術辦公室”(RCCTO)發布消息稱,“堤豐”系統成功試射了一枚陸基型“戰斧”巡航導彈。今年早些時候,這套系統已經測試過“標準”SM-6型導彈。由此,在美國陸軍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接收這套系統半年后,“堤豐”證明了自身與兩款導彈的適配能力,距離在今年第三季度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公開資料顯示,每套完整的“堤豐”系統由4部導彈發射器和1套指揮控制單元組成,全部硬件均安裝在輪式拖車上,此外還有支援車輛。目標信息則由外部提供。
根據美國陸軍的規劃,“堤豐”系統主要使用“戰斧”和SM-6導彈對付陸基目標。下一階段,還會使用優化了反艦能力的改進版“戰斧”。SM-6最早是作為防空武器設計的,也有一定的反艦能力,將開發射程更遠、打擊精度更高的升級型號。就防空反導這項“本職工作”來說,SM-6號稱是美軍當前對抗高機動性、高超音速目標的唯一可靠手段。
為加快研發和部署速度,“堤豐”系統的發射裝置是在美國海軍的Mk 41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基礎上改進而成。發射器可兼容多種導彈,未來會不斷添加新型號。RCCTO表示,在最近一次測試中,部署在華盛頓州路易斯-麥科德基地的特遣隊人員,在美國海軍的技術支持下順利發射導彈。無論“戰斧”還是SM-6,統籌管理工作當下均由美國海軍負責。
此外,“堤豐”系統的綜合火控裝置也與成名多年的“宙斯盾”艦載作戰系統存在關聯。Mk 41垂直發射系統和“宙斯盾”起初都是美國海軍牽頭研發的。在這一波中程導彈熱潮中,美國海軍也提出了類似的概念,即集裝箱化的多功能發射器Mk 70遠程發射裝置,總體設計與“堤豐”相似。Mk 70的改進型號已搭載到美軍的無人駕駛艦艇上,也可以轉移到陸地上使用。
美國“戰區”網站分析認為,得益于美國海軍的大力協助,美國陸軍以極高的效率建立了中程陸基火力單位。作為多兵種聯合防空和導彈防御體系的組成部分,“堤豐”系統可以對付陸地、空中和海上的敵人,美國軍方試圖在包括關島在內的戰略重地部署這套系統。
接下來,美國陸軍和海軍將與海軍陸戰隊合作,幫助后者獲得中程火力。三個軍兵種或將共享火控設備、發射裝置和導彈。一名美軍陸戰隊軍官告訴“戰區”網站,海軍陸戰隊計劃引入一種基于4×4“聯合輕型戰術車輛”的遙控發射裝置,但還有一些技術難點需要克服。
多國對美軍“中導”沒興趣
對美國陸軍而言,基于成熟技術的“堤豐”系統令陸基中程打擊能力不再顯得遙不可及。美國陸軍還在推動代號“暗鷹”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項目和定位于戰術支援火力的精確打擊導彈(PrSM)項目。LRHW同樣是與美國海軍合作研發的,PrSM則利用現有的M270履帶式多管火箭炮和M142“海馬斯”高機動性火箭發射器為載體。接下來,美國陸軍希望為現有系統提供性能更強的下一代戰術導彈。
“戰區”網站稱,裝備“戰斧”導彈的“堤豐”系統賦予美國陸軍全新的作戰方式,可以創造半徑約1600公里的“火力圈”。在這個范圍內,“戰斧”導彈可以從四面八方發起進攻,射程較短的SM-6則賦予整套系統更大的靈活性?!皯鸶焙蚐M-6打擊海上和空中目標的潛力,意味著美國陸軍可能獲得更強大的反介入和空域封鎖能力。
隨著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陸基“戰斧”導彈就位,“堤豐”系統將成為更廣泛的聯合軍種陸基打擊系統的一部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五角大樓希望有更多選擇,以便在未來的“高端沖突”中,在從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廣闊區域內打擊陸地、海上和空中目標。
外媒注意到,像“堤豐”這樣的陸基遠程火力究竟應該部署在哪里,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2021年,美國陸軍在德國成立了第56炮兵司令部,充當未來遠程火力部隊的前沿指揮和控制節點。這支部隊的前身曾在冷戰期間負責管理美國陸軍的“潘興”中程彈道導彈。彼時,部分部署在歐洲的“潘興”導彈裝備了核彈頭。
美媒在回顧歷史時提到,美國空軍于1983年至1991年在歐洲部署過從地面發射的“戰斧”導彈,它們同樣搭載核彈頭,代號為BGM-109G“獅鷲”。如今,美國陸軍、海軍和陸戰隊陸續列裝的新一代中程導彈,一律將采用常規彈頭。
英國路透社、美國《洛杉磯時報》等媒體都曾指出,美國承諾為中程導彈計劃撥款數百億美元,但澳大利亞、韓國、菲律賓和日本的政客通過不同方式表示,對美軍的“中導”不感興趣。外媒稱,這凸顯了美國與亞太盟友的復雜關系。
標簽:
- 01 細思極恐!超百部“明星、網紅換臉”色情視頻僅售幾十元,揭秘幕后……
- 02 把供應商都難住了 榮耀 Magic V2 為何能做到業界最輕?。?/a>
- 03 又開始卷了?福特蒙迪歐1.5T車型上市,入門才14.98萬
- 04 賣20.99萬起,上市四天收2.8萬大定訂單?這車真這么好么
- 05 寶馬上半年在華銷量增3.7%,純電車型漲近3倍
- 06 日本暴雨引發山體滑坡致1人死亡 數百萬人收到疏散警告
- 07 退市中昌(600242)龍虎榜數據(06-16)
- 08 漢服青蛇cos,懷念夏天?。?/a>
- 09 【The Paper Pilot】增量游戲學-游戲分類定義
- 010 好車云集的10萬級SUV市場,為何這一家三口選了全新榮威R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