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北京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8381.3億元 帶動數字消費近70億元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8381.3億元,占全市GDP比重43.3%,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日前,在“兩區”建設文化旅游和數字經濟領域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磊如此表示。
近年來,北京市堅持“兩區”數字經濟工作與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一盤棋”協同推進。王磊表示,在“兩區”全產業鏈開放、全環節改革的工作部署下,北京深入對標RCEP、DEPA等國際協定規則,于今年5月底印發北京市數字經濟全產業鏈開放發展22條改革措施,目前已取得階段性進展。
進程提速增效應用不斷拓展
北京數據要素化進程提速增效,要素市場化改革取得突破。據介紹,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建成數據交易平臺,目前數據交易參與主體333家,入駐平臺及引入各類數據產品量1253個,產生數據交易合約1774個,數據交易調用7.73億筆;北數所數據資產登記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揭牌,形成首批數據資產試點評估報告;成立全國首個國際數據交易聯盟,現已入駐數據服務與合作單位150余家。金融公共數據專區以專線方式實現與24家銀行系統連接,累計實現數據調用2428萬次。同時,指導一批重點領域頭部企業有序開展數據分類分級,出境風險自評估及安全評估申報工作;實現微軟等外資企業跨國商務合同簽署電子簽名互認,引導京東方集團于今年3月發行國內首單數字經濟概念公司債券。
“北京市不斷拓展數字應用,搭建新場景新業態,目前已邁向全域場景開放的智慧城市2.0階段。”王磊介紹,數字仿真、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裸眼3D等多種數字技術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和各項賽事中成功應用,率先實現“5G+8K”全產業鏈技術貫通,奧運史上首次規模化應用8K技術進行賽事報道。位于亦莊的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搭建城市級工程試驗平臺,開放國內首個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政策友好型”自動駕駛營商環境初步成形。城市空間計算操作系統工程完成海淀區百萬平方米試點建設,打造城市、園區、商圈3類示范場景。數字化社區建設以“回天地區大型社區治理樣本”“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為重點,加速推動數智賦能基層社區數字化治理模式創新。“長安鏈”構建國內自主可控、開源開放的軟硬一體化區塊鏈技術體系,打造產學研共建共享創新模式和長安鏈生態聯盟,吸引多家央企集團和頭部企業加入。籌建互聯網3.0示范區,推進元宇宙體驗中心建設,發布數字人國際標準,推動在文旅領域的應用率先落地。
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交流合作平臺
北京持續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加強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王磊進一步介紹,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即將進行人大常委會二審,數字消費等多項細分領域促進政策出臺實施;成立全國首家數字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推進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北京數字經濟產業基金。同時,北京市持續培育類海外營商環境,國內首個以經濟技術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對德合作園區--中德產業園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梳理投資便利化、研發創新、金融發展等領域20余項政策,目前已集聚70余家重點德資企業。中日國際合作產業園結合日本高端產業和制造優勢,打造特色產業創新協作園區,已入駐外資項目45家。今年1-7月全市工業和軟件信息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42.8億美元,占全市比重31.6%;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額38.2億美元,同比增長94.5%。
此外,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五部委主辦的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已在京成功舉辦兩屆,國際影響力和關注度持續提升。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發布研究報告、產業政策、標桿案例和宣言倡議等40余項,創新成果60項,帶動數字消費近70億元。
王磊表示,下一步,北京將深入探索數字經濟改革發展模式,充分釋放“兩區”政策紅利,加快打造新型應用場景,秉承開放心態吸引全球優秀理念、人才和項目落地,積極培育具有引領力、創新力的標桿企業,推動“兩區”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 01 車載顯示屏越做越大?主流車企都是這樣定義的
- 02 86城首套房貸主流利率低至4.10% 一二線重點城市仍有下調
- 03 脫貧人口端牢就業飯碗 托起穩穩的幸福切實解決脫貧人口務工層次低的問題
- 04 “最北自貿片區”成開放“新引擎” 加快向北深層次開放步伐
- 05 湖南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的“湖南樣本” 標志湖南放管服改革將全方位升級
- 06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山東“無證明之省”建設全面啟動
- 07 從“火龍果”到“開心果” 大連李官鎮葡萄采摘進入收尾階段
- 08 遼陽石化:前8個月燃料消耗量同比降低9.1%
- 09 世界看點:在希望的田野上 | 五谷豐登糧滿倉 山西高平45萬畝玉米進入收獲期
- 010 環球視訊!【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國秋糧收獲近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