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個勁牌!大冶湖高新區大健康產業年產值200多億元
“大冶湖高新區已形成大健康、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四大主導產業集群。”大冶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潘小進說,依托工業基礎,融合發展現代服務業,主動融入全省“三高地、兩基地”建設。
“勁牌投資100億元新建健康白酒產業園,將‘再造一個勁牌’。”大冶湖高新區經發局局長賀俊說,勁牌公司多年穩居全國保健酒業龍頭,園區形成覆蓋酒品、生物醫藥、包裝、制瓶、物流等全產業鏈集群。目前,大冶湖高新區內大健康產業年產值達200多億元,成為我省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團。
賀俊說,圍繞長城汽車科技產業園,打造整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其中,立中集團大冶基地一期項目7月投產,年產300萬只輕量化汽車輪轂。迪峰、斯瑞爾等企業聚集上下游企業207家,形成高效節能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新材料產業上半年產值翻倍增長。”賀俊表示,新能源汽車鋰電池正負極材料、光伏POE膠膜、高端鋁型材、鍍鋅板、高純硅纖等新材料產品豐富……其中,鋁材產業聚集上下游企業186家,成為全國三大鋁材生產集群之一,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國家火炬有色金屬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近5年,園區又陸續引進融通高科、祥邦科技等企業,專注“光伏+儲能”細分領域,其中融通高科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產能已位居全國前三。
7月底,大冶湖高新區的高效節能裝備制造、高端鋁材及鋁產品兩個產業集群,入圍湖北省首批25個創新型產業集群。目前,高效節能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正在積極申報國家級產業集群。
勁牌公司數字化提取車間,技術人員按做藥的標準生產保健酒。該公司率先將中藥數字技術運用于產品生產,建立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研發中心勁牌研究院,通過“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重點實驗室”認可和省級“保健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相隔不遠,融通高科三期建設正酣,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產值連續3年十級跳。融通高科外聯總監汪啟勝介紹,公司有四大核心技術支撐:高能量密度磷酸鐵創新工藝、復合鐵源工藝技術、正極補鋰技術和磷酸鐵鋰廢棄電池回收循環利用技術。公司技術創新突破瓶頸,電池續航里程從600公里向750公里挺進。
“現在全國大規模發展光伏,祥邦科技研發出國內獨有的第二代光伏POE膠膜技術。”8月26日,祥邦科技二期投產,新建28條生產線。祥邦集團董事長曹祥來介紹,祥邦大冶基地主要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太陽能電池封裝膠膜,其膠膜產品防滑、透光、穩定,是3M封裝膠膜全球唯一生產基地。
大冶湖高新區,聚集一大批行業翹楚和“隱形冠軍”,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81家,湖北科創新物種“瞪羚企業”12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90家。通過科技創新,瞄準市場熱點,“大冶造”不斷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8月29日,武漢光谷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100多名研發人員,為60公里外的大冶貢獻才智。該園去年6月底正式啟用,大冶湖高新區現有普羅格智芯科技、創界生物、科訊智景、匯朗科技等一批企業入駐。
大冶湖高新區率先成立大學科技園,吸引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4所高校研發團隊和30家科技型企業入駐,形成“技術研發在高校、產業落地在園區”的協同創新模式。
大冶湖高新區科創局局長朱忠炯說,在每年1億元科技創新激勵資金基礎上,再增列1500萬元對創新創業項目進行獎勵,單項獎最高達400萬元;園區現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42個,其中國家級10個;擁有國家級雙創載體7家,累計孵化企業2000余家。“十四五”期間,主導產業技術研究院實現全覆蓋。
“系列政策利好下,大批企業上馬二期、三期項目。不少企業從租用廠房到自建車間和研發中心。”潘小進說,作為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覆蓋的四個國家級高新區,大冶湖高新區將在“十四五”期間奮進全國高新區百強,助推大冶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