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快訊】做一枚種子,讓三湘金果累累
【一線講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做一枚種子,讓三湘金果累累
講述人: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吳健筆
今年3月,完成了一個學期的理論知識學習后,導師王仁才教授將我派駐到位于湖南鳳凰菖蒲塘村的獼猴桃科技小院。
湖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吳健筆在湖南鳳凰菖蒲塘村的獼猴桃科技小院中查看獼猴桃果子生長情況。劉瑞玲攝/光明圖片
初到小院時,獼猴桃正處于萌芽期,我們跟著基地技術員,找到了一塊設施完善、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果園作為小院示范試驗園。
初夏,是獼猴桃潰瘍病高發季。當地果農習慣露天栽培獼猴桃,極易感染風雨中的病菌。我們在小院里進行避雨設施示范,為果農們講解、普及避雨設備相關知識,幫他們搭建避雨設施,讓果農的收益更有保障。
6月的一天,果農老王發來兩張照片,照片中獼猴桃枝條樹皮破裂、葉片枯死,植株整體已經“奄奄一息”。我們立即趕往基地,發現這些獼猴桃靠近溝渠,下雨后積水未及時排除,根部長期處于水淹狀態。我們對癥下藥,修整排水溝,挽救了相應片區的獼猴桃。
授粉及疏果工作也是獼猴桃生產的關鍵。由于當地果農授粉、疏果不規范,經常出現坐果率低、畸形果多的現象。我們組織果園技術人員,上門為周邊果農講解理論知識、開展實踐培訓。授粉規范了,果實品質也上去了。今年一坐果,果農田師傅便主動邀請我們參觀他的果園,心中的喜悅溢于言表。
我們就像一顆顆“科技興農、科技強農、科技富農”的種子,借助科技小院的東風,飄到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扎根,為的就是三湘沃土飄滿金果香。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張勝、高建進、王建宏、張文攀、禹愛華、龍軍、李慧、王勝昔、王斯敏?光明日報通訊員?庹煉、陳璽)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31日?07版)
標簽: 三湘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