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熱點:大同長城論壇舉辦 聚焦長城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
(相關資料圖)
光明日報大同8月16日電(記者李建斌)“立足當代社會,我們保護長城是為了將寶貴的長城文化遺產留給子孫后代。保護長城就要保護它的全部,不僅是物質形態的長城文化遺產,而且還要保護長城文化,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在8月15日舉行的大同長城論壇上,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從全球視野、中國高度、時代眼光等角度,講述了長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為深入研究、挖掘、展示大同長城的獨特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開啟長城保護利用和長城文化傳承創新的思維模式,山西省大同市以“塞上長城,融合大同”為主題舉辦了此次長城論壇。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聚焦長城文化遺產,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為長城保護利用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言獻策,呼吁擴大長城保護“朋友圈”。
大同市是“萬里長城”分布的重要地區之一,境內現存長城約493公里,其中漢代、北魏、北齊等早期長城150公里,內外明代長城343公里。近年來,大同市將境內長城劃分出管控保護區、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四類功能區。同時加快謀劃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5大類工程項目78個,總投資約46億元。目前,大同市長城博物館、李二口長城遺址保護利用項目等3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東起李二口、西至摩天嶺230公里的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已實現全線貫通,串聯形成了助力鄉村振興、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基礎骨架。
論壇聚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通過學術考察、主旨發言、互動交流、成果發布等活動,分享了長城保護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踐經驗。董耀會表示,在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時,要多方發力,合作承擔起長城文化傳播者的角色,實現“讓文化好玩,讓旅游有文化”。
“各地長城尚有相當的資源及其價值還未揭示,蒙塵的遺產細節能夠揭示歷史場景,亟待保護。”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哲表示,跨地域的聯合研究、保護、展示是必然趨勢。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7日?11版)
標簽:
- 01 重磅!遼陽推出“英才計劃” 最高給予50萬元購房補貼
- 02 首筆2.87億元基金!英歌石科學城一期首開區項目成功投放
- 03 以高質高效的服務推動項目建設 加快大連振興發展寶貴的窗口期
- 04 大抓項目合力攻堅!大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
- 05 環球通訊!西藏日喀則市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6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11例
- 06 世界報道:當龐清坐上冰雪運動推廣的“等分席”
- 07 當前快訊:“雙減”一周年,孩子們暑假不再埋頭“題海”
- 08 每日速遞:追夢火焰藍·守護萬家燈火|永做消防救援事業的泰山“挑山工”
- 09 全球視點!以色列對敘利亞大馬士革周邊及塔爾圖斯發動空襲 致3死3傷
- 010 速遞!為給工人結算 母女帶100多萬現金坐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