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今熱點:大同長城論壇舉辦 聚焦長城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

            2022-08-17 05:57:09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相關資料圖)

            光明日報大同8月16日電(記者李建斌)“立足當代社會,我們保護長城是為了將寶貴的長城文化遺產留給子孫后代。保護長城就要保護它的全部,不僅是物質形態的長城文化遺產,而且還要保護長城文化,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在8月15日舉行的大同長城論壇上,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從全球視野、中國高度、時代眼光等角度,講述了長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為深入研究、挖掘、展示大同長城的獨特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開啟長城保護利用和長城文化傳承創新的思維模式,山西省大同市以“塞上長城,融合大同”為主題舉辦了此次長城論壇。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聚焦長城文化遺產,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為長城保護利用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言獻策,呼吁擴大長城保護“朋友圈”。

            大同市是“萬里長城”分布的重要地區之一,境內現存長城約493公里,其中漢代、北魏、北齊等早期長城150公里,內外明代長城343公里。近年來,大同市將境內長城劃分出管控保護區、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四類功能區。同時加快謀劃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5大類工程項目78個,總投資約46億元。目前,大同市長城博物館、李二口長城遺址保護利用項目等3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東起李二口、西至摩天嶺230公里的長城一號旅游公路已實現全線貫通,串聯形成了助力鄉村振興、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基礎骨架。

            論壇聚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通過學術考察、主旨發言、互動交流、成果發布等活動,分享了長城保護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踐經驗。董耀會表示,在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時,要多方發力,合作承擔起長城文化傳播者的角色,實現“讓文化好玩,讓旅游有文化”。

            “各地長城尚有相當的資源及其價值還未揭示,蒙塵的遺產細節能夠揭示歷史場景,亟待保護。”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哲表示,跨地域的聯合研究、保護、展示是必然趨勢。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7日?11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