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 正文

            河北上市公司半年報:傳統產業占比較大新興產業競爭力較強

            2022-09-09 10:44:03來源:河北日報

            目前,上市公司半年報已經披露完畢,河北上市企業也紛紛亮相。從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來看,傳統產業占比依然較大,但是新興產業也呈現出較強的競爭力。

            傳統產業占比較大 鋼鐵煤炭價格上漲提升業績

            根據河北省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財報數據,省內70家A股公司營業總收入合計為4908.67億元,同比增長2.64%;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244.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05%。

            分行業看,在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營業收入排名前五位的是鋼鐵、汽車、公用事業、電力設備和煤炭行業,各自收入分別是1017.54億元、929.67億元、922.48億元、469.32億元、332.19億元,五大行業收入合計占到總收入的74.79%,代表河北產業結構的整體情況。具體來看,鋼鐵、燃油車產業、傳統電力設備、煤炭均屬于傳統產業,其營業收入合計為1830.70億元,占總收入的37.30%。四大傳統產業收入占到河北A股上市公司總收入的近四成,傳統產業在河北產業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市場供求關系得到明顯改善,鋼鐵、煤炭價格在2022年上半年處于歷史高位水平,帶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提升。具體表現為,河北省鋼鐵行業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1017.54億元,位居首位;煤炭行業A股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38.90%,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19.01%。鋼鐵和煤炭行業收入占河北A股上市公司總收入的27.50%,作為典型的傳統產業,其在河北產業結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容忽視的是,傳統產業面臨高耗能、高污染、產能過剩等問題,在“雙碳目標”下改革和轉型的壓力依然較大。

            對于另外一個傳統行業房地產,近年來國家持續調控,多家地方龍頭房企出現債務違約,營業收入和利潤出現斷崖式下降,涉事企業的股票、債券出現“雙殺”。2021年度,河北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47.65%,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上年的111.67億元下降至-439.85億元。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繼續大幅下降,對河北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形成負面影響。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房地產限購政策的陸續放松,房地產行業有望出現加杠桿以及房價的企穩回升,進而帶動相關房地產上市公司業績的改善。

            新興產業動能增強 行業競爭力凸顯

            近年,國家積極推進新興產業發展,持續加大新興產業投入,推動建設創新平臺,發揮產業引領帶動作用。河北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發展動能顯著提升。

            目前,河北省上市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半導體、數字經濟等領域均有布局,相關企業競爭力突出,具有一定的行業帶動性。從行業角度來看,新能源車、新能源電力設備、電子、公用事業(僅含風力發電和燃氣)的營業收入合計為1807.10億元,占河北A股上市公司總收入的36.81%。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河北省新興產業成績突出,在產業結構中占比大。以河北70家A股中市值前三的企業為例,截至今年6月30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A股市值為2285億元,成為河北A股中市值最大的企業,在新能源車整車制造上市公司中,長城汽車市值位居第二,僅次于比亞迪。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總市值為1852億元,是河北A股中市值第二大的企業,在光伏制造上市公司中,該公司市值位居第四,僅次于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第三,A股總市值為1151億元,在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中,該公司市值位居第四,僅次于TCL中環、韋爾股份、北方華創。以上三家龍頭上市公司的亮眼業績,體現出河北省上市企業在新興產業領域的競爭力。

            此外,河北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的作為另一重要方向,“河北數字經濟板塊”正在悄然落地。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創新突破,股票市場正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資本動力。目前,河北數字經濟新賽道中,已有3家企業成功在主板或創業板上市,2家企業進入證監會上市審核期、2家進入上市輔導期、2家新三板企業正申請進入精選層。這些公司作為河北數字經濟的領軍企業,有望成為河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科創類上市公司是短板 “硬科技”有待提升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其設立初衷是“專注打造中國硬核科技”,以實現國內產業鏈自主可控。經過三年持續賦能,科創板有效推動了金融資源向硬科技領域聚集。2022上半年,科創板上市公司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為8.55%,而創業板、深證主板、上證主板分別為4.85%、2.77%、1.39%??苿摪迳鲜泄驹谘邪l投入方面,力度遠高于其他板塊上市公司,充分體現科創板上市公司更注重創新、技術。

            截至6月30日,科創板431家上市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中,數量最多的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160家、生物產業92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74家。這三大產業上市公司數量占到總數的75.64%。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是目前科創板政策傾斜的領域,也是國家政策重點鼓勵的方向。從地域角度,江蘇、廣東、上海、北京的上市數量均超過50家,分別為87家、69家、65家、58家,四地上市數量合計279家,占總數的64.73%。而河北目前沒有科創板上市公司,“硬科技”企業是河北產業結構的短板。因此,業內專家表示,河北在科技創新大環境、科技創新企業培育等方面,需進一步改善和加強,補足短板。

            標簽: 河北上市公司 傳統產業 新興產業競爭 科創類上市公司 數字經濟

            上一篇:以一敵五也不憷 艾瑞澤8 VS軒逸/朗逸/標致408/吉利星瑞/長安UNI-V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