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業界 > > 正文

            “沈陽制造”邁入“精益管理時代” 推動產業發展內涵

            2022-09-06 11:35:44來源:遼寧日報

            精益管理是促進企業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重要手段,這種方式追求低成本投入獲得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市工業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有力抓手。如今,沈陽市已將精益管理作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課”“必修課”,“沈陽制造”邁入精益管理時代。

            在市工信局的統計名冊中,一大批沈陽制造企業實現了向管理要效益的轉變。沈鼓集團打通企業供應鏈流程,累計減少5億元庫存;東軟醫療庫存周轉率提升38%;禾豐食品庫存減少28%、設備故障時間減少25%、生產效率提升26%,并建立了支撐管理新工廠、新設備、新員工的標準化基礎管理模式;沈陽真空技術研究所實現生產工位節拍化,裝配效率提升66%、裝配周期縮減40%;沈陽滿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全面實現生產績效管控,設備停機時間減少20%、生產效率提升11%。

            精益管理正在讓沈陽制造越來越具有競爭力。

            沈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5年來,沈陽工業企業施行精益管理取得“938”成果,即900戶企業開展精益管理實踐,實施了300項精益管理咨詢項目,8000人次企業高管及管理骨干參加精益管理培訓;形成了4個“半壁江山”,即重點企業、“專精特新”及“小巨人”企業、綠色制造示范企業、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實施精益管理占比達50%以上,有的超過90%;達到了“一降一縮三提升”成效,即實施精益咨詢項目企業,普遍實現成本降低20%以上、制造周期縮短2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產品交付能力提升30%以上、現場管理水平提升50%以上。

            “精益管理歷久彌新、有用管用好用,企業在實施精益管理過程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沈陽紅達彈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娜說,在引入精益管理理念半年后,企業產品準時入庫率從85%提升至92%,“現在我們下定決心加快從傳統生產方式向信息化和自動化過渡。”

            時代發展不斷賦予精益管理新的內涵,精益管理已經從最初優化生產車間現場的工具,致力于提高制造流程效率的利器,演變為企業決策者的主流意識、企業管理的永恒主題,從全員參與的理念共識變成全面覆蓋的制度規范,從現場5S管理的“必修課”“基本功”上升為基于5G技術支撐的“供產銷運儲”“人機料法環”全流程、全方位、全周期、全價值鏈深度應用,由以單一企業為主體逐步向“點線面群園”及平臺和生態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

            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指出,作為工業主管部門,在創建國家先進制造中心過程中,將繼續引導沈陽企業貫徹精益管理理念,加強精益和數字化在設計研發、物流采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和營銷服務各個環節的應用,以精益化帶動數字化,以數字化實現智能化。同時,沈陽市將以典型引路為抓手,將優秀企業管理經驗向我市產業鏈上下游、產業集群和產業園區全面推開。目前,市工信局正在研究將適當延長關于全市工業企業進行精益咨詢享受50%的資金支持等相關政策,用好政策紅利推動我市產業發展內涵,讓精益管理成為沈陽制造業發展的一把“金鑰匙”。

            標簽: 沈陽制造企業 沈陽制造 精益管理時代 綠色制造 數字化實現智能化

            上一篇:盤錦開展“退養還濕”工程 讓圍海養殖退出成難題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