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 > 正文

            駱馬湖千頃碧波從哪里來?皂河水利樞紐功不可沒

            2022-09-05 10:47:42來源:江蘇經濟報

            活動啟動儀式上,江蘇省皂河抽水站黨支部書記、所長潘衛鋒致歡迎辭。他說,皂河水利樞紐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和江水北調的重要樞紐工程,先后榮獲水利部“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案例”“宿遷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2020年,江蘇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做出了建設江蘇省皂河水利樞紐工程水情教育基地的決策部署。在處黨委的領導下,以“省一級水利工程管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水利風景區”“江蘇最美水地標”為展示窗口,以“水泵科技”的“泵元素”為主要展示點,面對大眾開展節水、愛水、護水宣傳,充分發揮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2021年,成功創建省級水情教育基地?;貫槌鋵嵓夹g含量,加強技術人才培養,擴大工程影響力,還與河海大學、揚州大學、宿遷學院等科研院校達成共建合作關系。

            江蘇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周元斌介紹了江蘇省駱運水利工程情況。江蘇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1985年8月由江蘇省駱馬湖控制工程管理處與江蘇省第三抗旱排澇隊合并組建而成,隸屬省水利廳,管理著駱馬湖周邊及中運河、徐洪河5座大型泵站,10座大、中型涵閘;是南水北調第四、第五、第六梯級站,擁有一支國家級防汛機動搶險隊。承擔著江蘇省沂沭泗地區聯防指揮部辦公室和江蘇省駱馬湖管理與保護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受省水利廳委托行使駱馬湖、微山湖(江蘇境內)的湖泊管理與保護職能。

            多年來,搶險隊順利完成省內外數十次防汛、抗旱、搶險任務,所屬工程在徐宿地區的防洪、排澇、灌溉、供水、發電、航運、改善生態環境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此時此刻,搶險隊還有30多名搶險隊員在南京市溧水區參加抗旱搶險工作。近年來,駱運管理處按照“守底線、勇擔當、善創新、筑自信、爭一流”的新時期發展思路,快速創新發展,多項技術被列入水利部《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編纂專業書籍20余本。僅去年以來,就取得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00余項,今年又被省水利廳定為關鍵設施設備國產化替代以及信息化數字孿生試點單位。

            江蘇經濟報社社長、總編輯吳劍飛代表主辦方講話。他說,駱運水利工程處承擔著江水北調、南水北調的重要任務,承擔著徐州、宿遷、連云港三市工農業和城市生活用水、京杭運河航運用水以及抗旱排澇任務。這些工程既是效益明顯的水利工程,也是很好的水情國情教育基地。它們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改天換地的驚天壯舉,見證了黨領導人民脫貧奔小康的曠世偉業,見證了黨領導人民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今天,詩人們前來采風,謳歌水利建設、水生態環境治理、鄉村振興的最新進展,這是進行水情教育的生動實踐,也是喜迎黨的二十大的創新舉措。宿遷是英雄的土地、詩人的沃土。“今天,我們來到霸王的家鄉,面對翻天覆地的變化,誰能不心動?面對水利帶來的福利,誰能不感動?面對李杜無法想象的美好,誰能不沖動?希望大家利用這短暫的48小時,深入現場,深入生活,用詩人的眼光捕捉到感人瞬間,用詩人的語言描繪出盛世美景,用詩作增強廣大人民愛黨、愛國和愛水、護水情懷,提升對基地水情教育的滿意度。”

            張古軍、龔正代表采風的詩人在啟動儀式上發言。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省水利廳財務審計處一級調研員張古軍是一名在水利系統工作近40年的老兵。他說,水利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行業,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家喻戶曉。江蘇水利連續多年在全國名列第一,域內河湖眾多,形成了水網,水的治理水平不亞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展現了“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永續利用、水生態系統復蘇、水管理智能高效、水文化傳承弘揚” 的水利現代化圖景。駱馬湖千頃碧波從哪里來?湖西洼地百萬人民的幸福生活靠什么?北方干渴的嘴唇誰來滋潤?皂河抽水站功不可沒!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淮安市作協主席龔正說,皂河有兩個硬核足以值得驕傲,一是400年來的榮光和乾隆六下江南在皂河停歇休憩的歷史盛景,一是中運河段水利樞紐工程傲然于世的驚艷之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皂河水利樞紐作為第六梯級站,把長江之水托舉輸送至北方,這是國家使命和責任,也是江淮人民的一份情誼。皂河的“亞洲第一泵”以非凡的儀態矗立在蘇北大地上,這是皂河在時代畫卷里的新形象,也是皂河水利樞紐的新使命。“任重道遠,拾階而上,皂河的清流,永遠在路上。”

            啟動儀式上播放了皂河水利樞紐工程水情教育基地宣傳片和江蘇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宣傳片。

            世界第一混流泵“中國造”

            駱馬湖“華麗轉身”水清天藍

            詩人們隨后乘船實地參觀了駱馬湖、窯灣古鎮、皂河水利樞紐工程水情教育基地。詩人們在望不到邊的碧波中見證了治理后的駱馬湖的美麗,為壯麗的風景而興奮不已;行走在駱馬湖邊的窯灣古鎮,感覺到難得的寂靜,不時進入到歷史的回憶之中;而當見到皂河水利樞紐工程的“亞洲第一泵”,驚嘆其巨大的身軀和強大的動力,感嘆科技的力量和人類智慧的偉大。大家饒有興致地踩著水車,感受到新與舊的巨大差別和時代的進步。

            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鹽城阜寧縣作家協會主席張大勇說,參觀皂河站泵技術展覽館讓人眼界大開,得到了一次水利知識的科普,零距離感受到“泵大全”世界的堂奧。全球水泵發展史中的“中國智造”、世界第一的混流泵“鎮館之寶”、全球領先的泵內結構全息演示、典型性的泵體模型展示等,讓人對水利事業的莊敬感、對水利人默默奉獻的敬重感、對保護水資源的責任感油然而生,為祖國悠久、偉大的水利事業發展史和驕人的業績而自豪。

            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淮安市檢察官文聯主席張建龍同樣深有感觸,他說:“在水情教育基地,管理處的周主任向我們介紹了我國自行研制的亞洲第一泵泵體。這是我國南水北調工程中引以為傲的成就。亞洲第一泵直徑達6米,內徑能開汽車,4片巨大的泵葉,每片重達8噸,若不是親臨現場看到實物展示,真是難以想象。整個皂河泵站工作起來,每天要向北方輸送多少水啊!南水北調偉大工程,真的難以想象!”

            “第一江山春好處,皂河古鎮展新顏。”宿遷泗洪縣司法局副局長、公職律師、宿遷市作家協會會員劉亞武說,皂河地處廢黃河、中運河、駱馬湖、黃墩湖交匯之地,因水得名,因水而興,自古就是一個“南船北馬”的交通樞紐,也是一個“南秀北雄”的文化過渡帶。皂河之行,領略了豐富的水利文化,既是采風,也是學習。“我們要大力宣傳水情,弘揚水文化,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愛水、護水的良好風尚。”

            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南京市溧水區作協理事毛文文說,駱馬湖通過大力整治,近年來水質越來越好,周邊環境越來越美,吸引了游人,也吸引著候鳥遷徙停留。站在船頭,放眼望去,一個個小島一定在沉醉,它們好像在講述打擊非法采砂、建設生態文明所取得的輝煌成績。他詩思如泉涌,寫下了詩歌《駱馬湖》:“到駱馬湖的下午/天藍出了夢酒,大面積芬芳/湖水開始服從自己的性格/一聲贊嘆,心胸開闊/詩人的敏感與脆弱,跳下船艙/我們接受了輕輕的攙扶/窗戶上的一層玻璃/泛著湖水照臨萬物的光芒……”

            “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宿遷宿城區作協副主席盧耀東說,作為宿遷本土詩人,切身感受到駱馬湖近年來的變化。駱馬湖是江蘇境內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調東線的重要調節湖泊,然而過量的采砂一度讓駱馬湖處于生態災難的邊緣,生物鏈出現斷裂,湖水含氟量上升,水質惡化。現在的駱馬湖實現了“華麗轉身”。禁止非法采砂活動,進行生態綠化,濕地生態系統逐步恢復,重現碧波蕩漾、水清天藍的畫卷,這一切水利人功不可沒。

            標簽: 皂河水利樞紐 水利工程管理 南京市溧水區 皂河水利樞紐工程

            上一篇:首單60.75億元!國開行遼寧省分行順利投放三個高速公路項目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