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頭條:【奮斗者正青春· 一線故事】馬金蓮:大伙幸福了我就開心
【奮斗者 正青春·?一線故事】
(相關資料圖)
光明日報記者 李建斌
“你看這朝天椒長勢多好,眼瞅著要上市了,又會是個好年景。”8月的烈日炙烤下,馬金蓮看著一大片青翠鮮亮的朝天椒就如同看著自己的孩子,眼里滿是欣喜。
細心的馬金蓮在給養老院老人按摩。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攝/光明圖片
時間回溯到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撂荒地,馬金蓮剛被推選為村主任。從普通農村婦女到大伙“中意”的村主任,馬金蓮身上最閃光的是責任與愛心。
馬金蓮是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薛村鎮后小成村村主任。從一名圍著灶頭、孩子、老公轉的“三轉婆姨”到開家政公司,再到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十幾年間,她的美麗轉變激勵了很多人。
兩孔窯洞,一口水缸,家境貧寒的馬金蓮打小自強,堅定了她走出大山擺脫貧困的信念,16歲就到太原打工掙錢。開始時,一切并不如意。馬金蓮擺地攤、當廚娘、開旅館……多以賠錢收場。歲月,磨煉出馬金蓮不屈不撓的性格。
轉機出現在2016年2月,柳林縣舉辦金牌護工巡回演講。演講內容很多,馬金蓮就記住了一句話——“一個月能掙8800”。聽完演講,她毫不猶豫報了名。一個多月培訓后,刻苦認真的馬金蓮通過面試跟著家政公司來到北京。
“走不出去,家就是我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我的家。”馬金蓮被留到北京愛儂家政四惠分部當洽談老師,主要負責安排護工就業。“一定要勇敢地走出來,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馬金蓮先后介紹300多人在北京就業。
半年后,積累了一定管理經驗的馬金蓮回到家鄉,成立了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當起了呂梁山護工的娘家人。公司成立了,招人是難事。馬金蓮就一趟趟上門勸說,做政策講解,褲腳沾滿泥土,善意敲開心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找她。
劉潤平是第一批隨馬金蓮到北京做護工的。早些年他做紅棗生意欠下幾十萬元外債,在北京的醫院做護工時他格外賣力,同時照顧幾個病人。看到有一個老人生褥瘡總不見好,他想起老家的偏方,讓家人把黃土塊用瓦片焙熟后研成細末寄去。老人的褥瘡好了,劉潤平也發現了一個新商機。幾年工夫,他不僅還清了外債,還有了一定積蓄。去年返鄉后,利用在醫院學習的按摩技術,開起了理療店……
從家政公司到護工技能培訓,馬金蓮幾年間累計培訓5000余人,讓3000人實現就業。
2018年5月,馬金蓮對自家三孔窯洞進行大改造,建成了一家可容納30多人的養老院。劉保旺是養老院首位入住的五保戶。患精神疾病20多年,哥嫂一家也因他拖累,日子過得很是緊張。在養老院生活3年,劉保旺胖了有20斤。
馬金蓮的養老院,像劉保旺這樣的老人還住著4位。不僅如此,今年春天起,還免費為留守村里的20多位7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日三餐。豆面抿尖湯、棗糕、餃子、紅燒雞塊……“廚師是專門從外面請的,還有專門的護士、護工。”馬金蓮的養老院有17名員工,照顧30多位老人,老人們吃得舒服、住得順心。
馬金蓮的手機里,有很多視頻片段,大部分是老人們唱歌跳舞笑成一片的場景。有兩段視頻是馬金蓮在給老人們跳舞,有的老人年齡大了,只能坐在輪椅上,也跟著抬手做動作,很是開心。
當選村主任,是馬金蓮人生的又一次轉變。看著村里土地撂荒嚴重,今年初,村里流轉了80余畝撂荒地,種植朝天椒40余畝,解決在家剩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增收。同時,平整的土地新建設施大棚,目前正在進行鋼架搭建。
“每個大棚已經施進去20立方米羊肥,種植的草莓、西紅柿到臘月就能結果。”馬金蓮說,春節期間采摘項目可為村里增加不少收入,村民們也會過上更幸福美滿的生活。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0日?01版)
標簽:
- 01 股票年線一般是多少天?股票年線很重要嗎?股票年線是哪條?
- 02 技術性熊市是什么意思?技術性熊市如何應對?技術性熊市一般會持續多久?
- 03 股票綠色的漲還是紅色的漲?籌碼峰綠色和紅色分別代表什么?
- 04 新手炒股開戶要注意什么呢?用父母的身份證開戶炒股麻煩嗎?
- 05 為什么說有三板必有五板?散戶如何買新三板?三板是哪三板?
- 06 水泥概念股票有哪些股?水泥股會反彈嗎?水泥板塊拉升原理是什么?
- 07 白馬股什么意思?換手率多少最合理?藍籌股什么意思?
- 08 嘉美發債什么時候上市?嘉美轉債上市掙多少錢?嘉美目標價多少?
- 09 維他奶股價為什么下跌?維他奶股票能買嗎?維他奶跟哪些股票有關?
- 010 云南易門:“強國電單車”助力打好“創文創衛”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