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世界快報:【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蔡華文:扎根南海 守護祖國南大門

            2022-09-16 16:03:52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隨著2012年三沙設市,蔡華文主動請纓,放棄海南海事局局機關工作,投身到條件最艱苦的三沙海事監管一線,成為最早值守永興島的海事人之一。如今10年過去了,蔡華文仍然扎根南海,沖鋒在三沙最前線,努力做一名海上交通安全忠誠衛士,用青春為建設交通強國增光添彩。

            1985年出生的蔡華文現任三沙海事局指揮中心主任、一級主辦,曾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工作者”、海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國防交通工作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沒有到過三沙的人,或許充滿向往。然而,來回的顛簸,炎炎的烈日,涔涔的汗滴,澀澀的咸水,還有那偶爾肆虐的狂風,睡夢中急促的電話鈴響……這些是蔡華文工作的日常。


            (資料圖)

            三沙設市初期,永興島及各島礁基礎設施不完善,條件艱苦,蔡華文和同事兩人就擠在三沙海事局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房間里辦公、生活,駐守時間一待就是將近兩個月。

            在三沙駐島的人對節日總會特別敏感。2014年春節,蔡華文一個人駐守永興島,春節聯歡晚會播到《時間都去哪兒了》節目時,他滿腦子都是雙鬢開始斑白的父母,“那一刻,我忽然感覺對親人滿是歉意,但喜怒哀樂,只能一人面對。”

            守護這片藍海的安全、清潔、美麗,是蔡華文的信仰和使命。10年來,他忍受暈船的痛苦乘船往返三沙100余次,航行3萬多公里,超過從南極到北極的距離;與同事一起積極克服孤獨和各種惡劣環境,實現了三沙海事局在三沙3個島礁上365天24小時不間斷的值守,確保了海事監管服務和海上人民搜尋救助工作的正常開展。

            在三沙,蔡華文積極參與海上巡航和聯合執法活動,及時有效處置船舶侵權侵漁及非法載客旅游等違法行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深入一線提前掌握船舶動態、水工項目進展情況,提醒船舶關注氣象變化,組織防抗臺風和惡劣天氣,確保三沙海上交通補給生命航線及西沙旅游航線的安全暢通。

            為填補三沙海上搜救工作空白,蔡華文全力推動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制定應急預案和應急手冊,初步建立我國第一個深遠海海上搜救體系。近5年來,蔡華文和同事們共接報處置各類海上險情119起,涉及遇險人員473人,成功救助452人,成功率95.56%。特別是2020年12月他參與開展的馬紹爾群島籍“DONG YANG”輪10名遇險船員救助行動,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向中外媒體通報時稱,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在南海人命救助的責任和擔當。

            蔡華文和同事們時常與其他搜救力量一起沖到一線,在大風大浪中處置險情、救助生命。有一次,超強臺風“蝴蝶”正面襲擊三沙,蔡華文連續9個日夜堅守在崗位上,馬不停蹄地組織協調搜救因臺風影響造成的遇險船舶人員。還有一次,他在凌晨1點接到船舶的求救電話,立即乘船出海指揮救助。當時風高浪急,救援船在風浪中左沖右突戰風斗浪,搜救整整持續了10個小時,第二天上午11點船舶才脫險靠岸。船長和船員們安全上岸后,船長熱淚盈眶握著他的手說:“在南海航行,你們就是我們的天使!”

            成立之初,三沙海事局僅十余人,三沙海事人倍感責任重大。關鍵時刻,蔡華文迎難而上,帶領同事積極研究、積極探索,全力打造三沙海事“安全工程”。

            為破解船舶超航區航行的監管難題,蔡華文牽頭開展航區調整課題研究,為海南島至西沙的航區調整建言獻策。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8月1日,海南島至西沙航區由“遠海”調整為“近海”,這是46年來海南島至西沙海域航區的首次調整,為三沙水上安全監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017年11月,蔡華文牽頭組建了三沙海事局“南海先鋒工作室”,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青年干部加入。工作室先后開展了西沙特定水域船舶最低安全配員標準、防污染應急預案及規劃、西沙島際間航行條件技術評估等課題研究,部分成果已形成監管制度,有效夯實了轄區水上交通安全基礎,先后獲評為“全國海事系統勞模先進創新工作室”、“第18屆海南省青年文明號”。

            “當成功救援海上遇險的同胞,看到人們安全到達目的港,能為三沙發展和海南自貿港建設添磚加瓦,讓自己的青春在祖國南海藍色國土上留下印記,會感到無比自豪。”蔡華文說。

            標簽: 中國南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