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要聞】【我在現場】稻田“常客”
(資料圖片)
【我在現場】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道民
“噓!別靠近。”農場種植戶王立剛一把拽住記者。
夕陽西下,黑龍江鶴崗綏濱縣與蘿北縣交界處的水田一望無際,抽穗的稻浪被晚照染成橘黃色,隨風翻滾。三兩成群的蒼鷺,在稻田里翩翩起舞。距離記者最近的一只,身披灰亮的“外衣”,把尖長的嘴伸進水里,長長的脖頸成一個優雅的“S”形。
“一走近就驚飛了。”王立剛解釋,“蒼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過去,它們只在遠離人煙的沼澤地里,如今則成了這片稻田的‘常客’。”
“稻田有啥能吸引蒼鷺?”記者問道。
“這些小生靈可挑環境。”看著走上田壟的蒼鷺,王立剛笑吟吟指著腳下的黑土地,說出了答案,“最近幾年,農場保護黑土地,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農藥替代化學農藥,保護性耕作替代傳統翻耕。綠色種植方式下,稻田里魚蝦可多了——蒼鷺也就常來‘聚會’啦!”
“撲棱棱棱……”又一只蒼鷺飛近。“兩只八成是一對兒!”不知誰說道。
本在田壟上踱步的那只蒼鷺,迅速將嘴扎進水里,一陣“嗒嗒嗒”的響聲后,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上來,迎接它的伴侶。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7日?01版)
標簽:
- 01 重磅!遼陽推出“英才計劃” 最高給予50萬元購房補貼
- 02 首筆2.87億元基金!英歌石科學城一期首開區項目成功投放
- 03 以高質高效的服務推動項目建設 加快大連振興發展寶貴的窗口期
- 04 大抓項目合力攻堅!大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
- 05 環球通訊!西藏日喀則市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6例 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11例
- 06 世界報道:當龐清坐上冰雪運動推廣的“等分席”
- 07 當前快訊:“雙減”一周年,孩子們暑假不再埋頭“題海”
- 08 每日速遞:追夢火焰藍·守護萬家燈火|永做消防救援事業的泰山“挑山工”
- 09 全球視點!以色列對敘利亞大馬士革周邊及塔爾圖斯發動空襲 致3死3傷
- 010 速遞!為給工人結算 母女帶100多萬現金坐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