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綜合 > > 正文

            【世界新要聞】【我在現場】稻田“常客”

            2022-08-17 05:54:28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資料圖片)

            【我在現場】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道民

            “噓!別靠近。”農場種植戶王立剛一把拽住記者。

            夕陽西下,黑龍江鶴崗綏濱縣與蘿北縣交界處的水田一望無際,抽穗的稻浪被晚照染成橘黃色,隨風翻滾。三兩成群的蒼鷺,在稻田里翩翩起舞。距離記者最近的一只,身披灰亮的“外衣”,把尖長的嘴伸進水里,長長的脖頸成一個優雅的“S”形。

            “一走近就驚飛了。”王立剛解釋,“蒼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過去,它們只在遠離人煙的沼澤地里,如今則成了這片稻田的‘常客’。”

            “稻田有啥能吸引蒼鷺?”記者問道。

            “這些小生靈可挑環境。”看著走上田壟的蒼鷺,王立剛笑吟吟指著腳下的黑土地,說出了答案,“最近幾年,農場保護黑土地,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農藥替代化學農藥,保護性耕作替代傳統翻耕。綠色種植方式下,稻田里魚蝦可多了——蒼鷺也就常來‘聚會’啦!”

            “撲棱棱棱……”又一只蒼鷺飛近。“兩只八成是一對兒!”不知誰說道。

            本在田壟上踱步的那只蒼鷺,迅速將嘴扎進水里,一陣“嗒嗒嗒”的響聲后,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上來,迎接它的伴侶。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7日?01版)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