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聚焦 > > 正文

            今日快看!跨過忐忑,職業本科春天已至

            2022-08-17 06:46:35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憑借著獨具特色的辦學定位,三年來試點院校蹚出了一條發展新路:今年畢業季,首屆“專升本”畢業生去向多元,備受用人單位青睞;剛剛結束的高考錄取中,各校生源質量穩中有升,社會認可度進一步打開……既叫好又叫座,職業本科春天已至。


            【資料圖】

            近日,家住撫順的崔乃夫收到了遼寧理工職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將就讀該校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孩子從小動手能力強,職業本科既注重理論學習,又培養一技之長,了解到這種新辦學模式后,我們都覺得正合適。”崔乃夫的母親對記者講道。

            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至今已分批設立32所試點校,遼寧理工職業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三年來,憑借著獨具特色的辦學定位,試點院校蹚出了一條發展新路:今年畢業季,首屆“專升本”畢業生去向多元,備受用人單位青睞;剛剛結束的高考錄取中,各校生源質量穩中有升,社會認可度進一步打開……既叫好又叫座,職業本科春天已至。

            從招不滿到名額不夠用

            紀程是遼寧理工職業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不同于崔乃夫的滿懷期待,高考失利的他曾對職業本科心懷抵觸:“作為遼寧第一所職業本科院校,學校當年是首次招生。被錄取之后很忐忑,不知道社會是否認可這個學位,也擔心學不到真本事。”

            經過兩年的學習之后,他的疑慮慢慢打消,“不僅課程含金量高,還有機會參加全國性技能大賽,通過校企合作提前了解崗位要求”。現在的他對未來信心滿滿,并已確立求職目標,希望能在跨境電商領域有所作為。

            紀程的經歷是職業本科熱起來的一個縮影。在高考招錄中,公眾對職業本科的態度也正在發生變化。據遼寧理工職業大學招生辦主任崔莉芳回憶,在第一年的招生咨詢中,考生和家長充滿質疑:“職業本科與普通本科區別在哪”“能否拿到學位證”“是否影響考研考公”……而現在,大家開始關注“如何選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學校的硬件設施”……

            “隨著新職業教育法落地,加之首屆畢業生走出校園,職業本科的社會認可度大幅提升。”西安汽車職業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賀備戰告訴記者,前兩年,學校在個別省份的報考狀況不太理想,而今年不僅招生計劃全部完成,很多地區甚至要求增加名額。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練飛向記者表示,2022年該校共有23個本科專業招生,共招收本科生5147名,生源質量穩中有升。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在今年的省內高考招生中,物理類錄取線超出本科省控線56分,歷史類超出本科省控線29分,與部分普通本科不分伯仲。今年也是南工首次獲批本科招生計劃出省,涉及18個省份816個出省計劃均一次完成,錄取線均超出各省本科省控線數十分。”練飛介紹,作為首家公辦職業本科學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本科職教體系:通過面向高中畢業生的普通高考、面向中職畢業生的職教高考、面向高職畢業生的普通專轉本和五年一貫制專轉本考試,以四種渠道招收三類生源。

            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本科階段的學習,讓我從維修工走向工程師。”賀娜是西安汽車職業大學的本科應屆生,現于比亞迪汽車從事模具設計。在賀娜看來,讀本科是一場奇妙的探索:“專科學習中,只需了解汽車的結構,學會拆裝、組裝,而本科教學注重探究背后的原理,讓我從知其然進階到知其所以然。”不僅如此,在學校組織的實習中,她見識到大企業的風范,并通過努力成功躋身其中。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畢業生談佳豪,對學校的實訓課程記憶深刻,“例如自動控制實訓,學校請來南京康尼公司的資深工程師,詳細講解一條PLC的生產、檢測線,并帶領大家分組進行編程設計,還有不少實訓課程由企業項目直接改造而來,讓我們大開眼界”。

            結合生產實際,依托豐富的學習資源,談佳豪在校期間共獲批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在2021年秋招中,他先后收到10多家行業領軍企業的工作邀約,最后選擇入職無錫信捷電氣有限公司,擔任自動化集成視覺工程師,月薪達到9000元。

            信捷電氣今年從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招聘了8名本科生。人力資源主管劉卓文對他們印象深刻:“職業本科生比專科生理論基礎扎實,比普通本科生動手能力強,完美契合了崗位需求,有幾位同學的綜合能力不遜于同期的重點大學畢業生。”

            劉卓文透露,他們所在的崗位既要對接客戶的工藝需求,又要與研發人員協同聯動,有利于快速提升技術能力,“根據個人素質,未來發展路徑多元,既可以成為項目經理,也可以轉向算法研發、技術銷售”。

            升本不忘“本” 升格不變“質”

            北京師范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和震認為,職業本科教育的適時出現,既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也回應了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就業和教育的需求。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職業本科教育招生4.14萬人,在校生人數已達12.93萬人。根據《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

            試點“開花結果”之后,職業本科的未來之路如何走穩走遠?

            “升本不忘‘本’,升格不變‘質’。”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吳學敏表示,職業本科教育不是普通本科教育的翻版,也不是高職專科的延長版,首先要堅持職業教育辦學方向不動搖,確保本科專業遵循職業教育辦學規律、人才培養定位和基本培養路徑。

            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潘海生認為,要完善職業本科保障體系。一方面,加大設施設備投入,提升辦學硬件條件,吸引企業聯合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協同創新中心;另一方面,強化教師科研創新能力培養,引導其主動承擔“立地式”研發任務,著力破解企業技術難題,將新成果轉化為教學項目,不斷以科研反哺教學。

            著眼于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更好銜接,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楊小敏建議,國家應根據區域發展戰略,強化職業本科院校發展的頂層設計,比如加大在“雙一流”建設上的傾斜性支持,避免高校建設的盲目性和同質化等;地方政府也要立足長遠,結合本地優勢產業,對標企業需求,將職業本科院校的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進行規劃,在專業設置、師資隊伍等方面加大經費投入和政策保障,培養一批高水平技能人才,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支撐。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