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 > 正文

            一粒種子帶動千億級產業發展 江蘇釋放出多大的能量?

            2022-08-18 10:35:43來源:江蘇經濟報

            盛夏時節,江蘇的青山綠水間,農業現代化鋪陳出生動的發展畫卷。在高新技術能量的滋養下,田野里,谷粒漸滿,果香四溢。農業科技園內,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推陳出新。為發力農業現代化,近年來,江蘇在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集成推廣先進技術和物資裝備,充分挖掘農產品增產潛力。在此基礎上,江蘇培育的龍頭企業孕育出一顆顆科技賦能的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果實”,為富民增收提供了源頭活水,更成為江蘇優勢特色產業騰飛的翅膀。

            一粒種子,可以釋放出多大的能量?在江蘇,你或許可以找到一個完美答案。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江蘇視種子為現代農業的 “靈魂”,將其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核心所在。為自主掌控優良種源,江蘇圍繞種業“卡脖子”技術和品種,啟動實施種業振興“揭榜掛帥”項目,重點支持關鍵種質優異基因挖掘、生物育種技術與核心種源攻關等種業創新工程項目,確定省級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75家(含作物、畜禽、微生物、蠶),全面推進千億元級現代種業產業建設。

            盛夏時節,夏收全面進入尾聲,江蘇各制種基地迎來“豐收”。在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基地,種業專家宋興根正在試驗田里仔細觀察試驗材料的新品性。作為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近年來神農種業以產學研合作模式密切開展稻麥新品種選育與試驗示范,加快了科研成果轉化速度,2021年已有6個新品種通過國家和省審定,擁有稻麥新品種育種材料18240份,2021年參加國家及省級中間試驗新品種32個,位居全省前列。

            有了科技的加持,在無錫,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投資2000萬元的國內一流水稻育種平臺正在加緊建設,這里將開展國內一流的常規和雜交粳稻育種研究,加快大米全產業鏈式發展,提升大米價值空間。在蘇州吳中區,由于在種業科研創新上發力,去年一所集水稻品種研發、種植模式示范、技術服務與培訓為一體的研究院拔地而起,通過聚焦優質高產綠色水稻新品種選育與推廣,蘇州農業創新能力與實施水平實現了穩步提高。今年,全國知名的“種子之鄉”建湖正在推進江蘇隆平國家制種大縣種業創新基地項目,通過科技賦能,培育壯大制種產業,實行規模化生產。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5G、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與農業交互聯動,給現代農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會是什么模樣?走進無錫惠山智能化生豬養殖基地,濕簾系統帶來的涼風迎面襲來,不遠處的幾臺空氣過濾器正在工作著,飼養員劉海濤將“私人定制”的飼料送入料塔后,待喂料時間到了系統就會自動輸送進去……

            “有了智慧養殖系統,我們養殖業也搭上了科技快車。”劉海濤介紹,與傳統的生豬養殖場不同,這座去年新建成的生豬養殖基地,現已實現“無人化”飼養模式。與人工投料不同,這里采用“無人化”自動料槽,飼養員只需在后端的飼料車間里啟動按鈕,這些料將被輸送到前端的分料塔中,即使投喂1500頭生豬也僅需20分鐘。此外,豬舍的環控也采用了智能化系統,室內何時該通風、開多大的口子、排風量多少、風機啟動數量均由系統智能化控制。由于科技賦能,惠山智能化生豬養殖基地實現了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養殖,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豬養殖的質效。目前,該基地年出欄量不低于15000頭,確保了市場供給有序。

            小賬連著大賬。目前,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已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射陽合德鎮,農戶王大富向大家展示了他剛學會的新種植方法。只見他輕輕點擊手機APP,就可通過手機屏幕實時了解自家田里土壤肥沃度,還能利用無人植保機順利完成播種,同時,自家農產品生產全過程也被網絡記錄下來。其實,這樣的種植方式,在連續九年被農業農村部表彰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射陽并不少見。當地農戶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加持下,實現了從會種田到“慧”種田的轉變。而借助科技的東風,今年鹽城還將繼續布局智慧農業,通過建設鹽都區糧食科技產業園項目,爭創全域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標簽: 千億級產業發展 互聯網時代 農業交互 生豬養殖基地

            上一篇:邯鄲市生態環境局出臺5個措施 助力“環境更好打擾更少”
            下一篇:最后一頁